第十四章 這是她一生最榮耀的時刻。……(2 / 2)

“於是,周訪收到信後,立即派遣長子周撫率領精兵三千,和石覽的五百騎一起火速進軍宛城,救援荀崧。”】

秦始皇時期。

嬴政抬頭看了一眼,也目露讚賞。

接著他又回頭看了看自己女兒們,而對剛才的變故還心有餘悸的公主們,感受到父皇目光,紛紛乖順恭敬地低眉垂眼。

秦始皇雖然麵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有幾分失望,饒是他也不得不有虎父犬子的感觸。

天幕說秦二世而亡,雖沒提到公子公主們和秦宗室的下場,但是參考他滅掉的六國,即使勉強留下一條命,恐怕也是泯然眾人耳。

……

漢高祖時期。

“有計謀有決斷!彩!”劉邦讚歎,隨即又想了想自個女兒魯元公主,左看右看,也不像是有這種本事的,不由長歎一聲,發出了和秦始皇一樣的感慨:“乃公一世英雄,竟然沒有一個出色兒女。”

劉盈性懦,魯元平平,其他幾個小的年紀小暫看不出來什麼,而如意,他雖誇口說如意類他,其實主要是因為不滿劉盈,實則如意也未定性,他雖然還沒聽過大時了了的典故,卻也知道兒時看著機敏,但長大後能有多出息,還未可知。

他偌大的大漢天下,究竟交於誰手。

不過,天幕透露大漢天下四百餘年,劉邦心裡一動,現今看來他之後繼位的多半還是劉盈那豎子,難道他對劉盈看走了眼?這小子竟有本事將江山傳下去?

劉邦思緒翻湧,蕭何和其他人在旁邊卻不做聲,領導罵自己孩子時,作為有眼色的下屬,最好裝作沒聽到。

……

漢文帝時期。

淳於意細細囑咐眼前的病患要按時服藥記得複診,送走病人後,抬頭望天,正巧看到荀灌英勇救父,不由心裡一動。他一生專注醫學,唯有一憾,便是沒有兒子繼承衣缽,隻生得五個女兒,女兒也不是不好,但一旦嫁人,又怎麼能像他一樣周遊天下,磨礪醫術呢。

看到荀灌,淳於意就想到自己幼女緹縈,緹縈年紀雖小,卻已顯露出十分的聰慧,平日跟著他識字認藥材一點就通,比收的幾個徒兒還要機靈。或許,他該好好想一想,緹縈既有天賦,浪費豈不可惜?至於往後嫁人,可以看看哪個徒兒性情寬厚,婚後夫妻一同行醫,亦是快事。

要不再讓緹縈學學武,出門在外也有自保之力……

淳於意心裡思索著,索性帶了仆人回家去。

……

唐朝。

李世民撫掌讚道:“真乃將門虎女!有勇有謀!”

他向來欣賞有本事的人,至於是男是女,並不在意,畢竟他一向敬重姐姐平陽,對她的早逝頗為傷心,愛屋及烏,對姐夫柴紹和兩人的兒子也一向關照。

“如此年幼,便能救父救民,當稱得上巾幗英雄!”長孫皇後也點頭稱讚,其實她看著荀灌強壯矯健的模樣十分心動,他們的幾個女兒身子骨單薄,要不讓她們也跟著學學武術,不需要她們上陣殺敵,倒或可強健身體。

……

【“不久,襄陽、尋陽兩支援軍彙合於宛城附近,與杜曾的軍隊相隔不遠對峙。荀崧見援軍到來,馬上率領城中將士一齊衝殺出來。杜曾兩麵受攻,雖然奮力抵抗,卻傷亡慘重。他見形勢不妙,隻得倉皇撤兵而逃。於是,宛城解圍了,城中軍民得救了!”

“宛城百姓見杜曾軍隊一撤,無不歡呼雀躍,開始張燈結彩,慶祝這一時刻。”

荀崧親自出城將石覽和周撫迎進來,要大擺宴席表示感謝之情。

石覽拉著荀崧的手,對他說:“俗話說‘虎將手下無弱兵’,景猷兄有灌娘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好女兒,真是令人羨慕啊!”

周撫也撫掌讚道:“石將軍說得對。這次襄陽城能解圍,城中軍民能得救,女公子功不可沒,可敬可佩,可喜可賀!”

“後來荀灌與跟隨她突圍的勇士回到宛城,宛城軍民萬人空巷,夾道歡迎,當英姿勃勃的荀灌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出現時,人們齊聲歡呼道:‘荀灌娘!荀灌娘!’”

“荀灌微笑著謙虛地向眾人致意,滿臉緋紅,神采奕奕。”

“這是她一生最榮耀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