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天幕下大多數人都發出讚聲,……(1 / 2)

天幕下大多數人都發出讚聲,強漢盛唐是華夏曆史上最強盛的王朝,特彆是後人以漢人自居,對那個諸夏所向披靡的時代總有特殊的情感,而漢高祖在曆朝的評價也不低,不過從前大家隻是從才能品德功績來評價,卻少有從民族的命運來探究,不免覺得新奇,讚歎之餘也紛紛討論起來。

漢初。

臣子們紛紛開始彩虹屁奉上,之前天幕一個勁誇讚秦始皇那前朝之君,使他們尷尬地隻能低頭望地,現在機會來了,還不趕緊表現。

“陛下當初率領我們在沛縣豐邑起兵,而後平定天下,何等壯哉。天幕總算有眼光一次,沒一個勁誇那秦始皇!”樊噲心直口快地說。

蕭何看著樊噲一眼,心道天幕所言倒也起了作用,往日樊噲哪裡會客客氣氣稱秦始皇,想著他又暗暗將目光移到前麵劉邦麵上,想著這下天幕如此高評價,陛下該樂了吧。

然而卻見劉邦臉上並無多少激動興奮之色,神色惘然深沉,不知在想些什麼。

這邊秦朝堂卻鴉雀無聲,天幕盛讚代秦之君,這種超綱的情況,讓臣子們不知道做出什麼反應,更何況在才預告了那麼勁爆的未來,連位高權重的李斯和陛下近人趙高、陛下幼子都倒下了,他們哪還敢作甚反應。

眾臣期盼的眼神朝馮去疾投去,畢竟他現在是最高官位,卻隻見馮去疾一臉肅然低頭不語,眾人不禁心裡暗罵一聲老狐狸,但也身嫌體正直都噤聲斂眉。

扶蘇專注地盯著天幕上那漢高祖的背影,他希望天幕能多提一些那劉邦的事跡,他想知道劉邦到底是怎麼做的,能讓後人認為繼承了父皇的思想。因為在此之前,他心裡雖敬父皇若神,但他仍覺得父皇有些政策不適合現在的大秦,所以他直言進諫,隻因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大秦像父皇希望的那樣千秋萬代。

嬴政臉上平靜無波,眼眸微垂沉思片刻,對馮去疾道:“馮卿,你馬上派人去查劉邦、蕭何、韓信、張良和項羽這些人,若查到便將他們帶到鹹陽來。”

聞言馮去疾也不能裝透明人了,上前躬身應喏,心裡卻揣摩著陛下提到這些叛黨的語氣,斟酌著當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他們。

嬴政又望了一眼天幕,輕哼了一聲,道:“劉蕭韓三人應當是出身不高,而那項羽應當是楚國項家後人,看來朕對這些六國餘孽太過寬容,才讓他們有機會作祟不斷。傳令廷尉府,即日將這些不識好歹、仍在外作亂不斷的六國餘孽也一個不少地抓到鹹陽來。如有反抗,直接以謀反罪論處。”說著,又對一旁的禦史大夫道,“你來協助廷尉府此事。”

也就是令軍隊協助抓捕,甚至處置的意思了。

廷尉和禦史大夫也趕緊出列應道。

若是之前嬴政倒不會下如此狠絕的命令,要知道之前放過這些六朝貴族,也不是他軟弱仁慈,隻不過天下太大,光靠秦吏的數量,還無法鋪到全國,仍需用到這些識文斷字的貴族,再加上六國雖亡,但這些貴族仍是根基深厚,若全部除掉,倒是弊大於利。

可自天幕出現,嬴政便意識到天下變了,那群他從未放在眼裡的黔首庶民竟能爆發出另他都感到震撼的能量,既然如此,他便不能再等閒待之,於是他下達了招賢令。

自此令一出,這些時日嬴政也發現了不少人才,雖還未有驚豔的大才出現,但也無甚關係,隻要這個國家牢牢姓秦,這些所謂的大才不為秦用,又能為誰所用,要知道自古千裡馬難得,伯樂卻更難得。

而劉邦等被天幕蓋章的有能之人,隻要他們識時務甘願侍秦,嬴政又有何不敢用之,他心裡清楚,劉邦能奪得天下,時機亦很重要,若非胡亥那孽畜將大秦搞得一團亂,乃至天下皆反,劉邦如何能趁勢而出?這個時機多麼難得,從劉邦至四十八歲才等到就能看出,但凡大秦尚安,劉邦再有才又能奈何?

另一邊淮陰。

十一歲的韓信滿臉憧憬渴望地看著天幕,一旁的幾個少年見此嘲笑道:“韓信,你不會以為天上仙人說的韓信是你吧?”

韓信被說中了心事,有些羞惱,道:“怎麼不可能是我了!”

“仙人誇讚的韓信定是出身高貴的大人物,怎麼會是你這落魄子!”

“飯都要吃不起了,還做這美夢!”

少年們頓時哄笑不已。

韓信臉立時氣得通紅,大聲諷刺道:“仙人既說叫韓信,那這韓信就可能是我,反正,絕不是你們!”

幾個少年一聽,怒氣衝衝圍上來想要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