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還能很克製,當父親的就要放肆激動了,漢景帝大喊三聲“彩”!然後一把抱過身側的寶貝兒子興奮地舉了起來,年僅七歲、才當上太子的劉徹卻顯得很穩重,倒不是年紀小不懂事,而是被人反反複複在耳邊念叨,也實在興不起激動心情了。
不過父皇還是要好好撫慰的,劉徹伸手拍了拍父皇的胳膊,大聲道:“父皇放心,孩兒定會破了匈奴,為父皇出氣!”
漢景帝就喜歡兒子張揚無畏的個性,連聲應好,心裡卻在想著怎麼為寶貝兒子掃平前障,令他能無所顧忌地成就霸業。
想到這兒,念及劉榮,漢景帝心中閃過一絲不忍,卻又很快壓了下去。
【“接著冒頓率部大破東胡,並‘虜其民人及畜產’,從此東胡一蹶不振。此後,借著大敗東胡從而得到的人口、財務、領土,實力大增的冒頓又第一次西擊走月氏,再一次大獲全勝,雖然未能完全打垮,卻解除了西麵的威脅,從而能心無旁騖地對付中原地區。”
“史記有雲:西擊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悉複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膚施,遂侵燕、代。”
“直至當時,如日中天的匈奴已經漸漸成為一個龐然大物,而南邊的中原大地卻陷入楚漢爭雄之中,陷入天下究竟姓劉還是姓項的疑問中,無暇他顧。”
“當然,曆史給了我們答案,接下來的天下姓劉。”
“隨著被學者們稱為‘東方滑鐵盧’的垓下之戰中,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項羽在劉邦和韓信的攻勢下,陷入了十麵埋伏四麵楚歌的局麵,留下一句‘無顏麵對江東父老’後自刎而死。”】
看著天幕中英勇豪邁的霸王項羽奔馳著提槍突圍,一路僅靠一人便斬殺數十百人,何等英武,世人皆愛英雄,怎不讓眾人心生向往。
“力拔山兮氣蓋世,好個霸王項羽!”嬴政亦是眼前一亮,雖此人乃亡秦之人,但試問哪個君主不愛猛將,他不禁胸中燃起憐才之心。
項梁看著天幕中的人,又不敢置信地轉頭看著年幼的侄子,之前天幕一直說項羽乃楚國貴族之後,他便覺著是項家子孫,隻是不確定是誰,畢竟沒誰名羽,隻是從年齡看倒像是籍兒,不過從天幕的隻言片語,項羽在秦國暴君死後曾經創下偌大功業,可後來又被那什麼漢高祖擊敗,下場淒慘,倒讓他不知該不該希望項羽是籍兒。
如今項梁卻明了定是籍兒,天生神力者能有幾人?還是項家子孫,是了,‘羽’字必是籍兒成年後取的字。天幕不曾多提籍兒生平事跡,卻讓他直麵籍兒的死局,何等殘忍!
項籍好奇又向往地看著天幕中高大威武的將軍橫掃眾人,興奮地想說什麼,一轉頭卻看見叔父雙目悲切,臉色又極其難看,向來孝順的他連忙關心道:“叔父,你怎麼了?”他還沒覺得天幕說的項羽是自己。
項梁微微閉眼,強壓胸中情緒,道:“無事。”又抬頭望向天幕,他要記清楚籍兒死局的細節。
天幕上的項羽雖然以一敵百,但包圍的漢軍卻甚多,他一路且戰且退來到烏江欲渡,巧的是,江邊正有一小船等待,正是烏江亭長。
亭長見項羽到來,殷切上前請項羽快快東渡,還言江東仍有數十萬人,可讓他東山再起。
誰知一身血跡的項羽聽了此話卻沉默了,他左右看了看,突圍時還有八百親信騎士追隨,及至此處,卻隻剩下二十幾人,個個帶傷,狼狽之極。
項羽垂頭沉思片刻後,竟仰天大笑,那笑聲中有說不清的悲切,天幕下眾人聽得也不禁心酸,英雄末路,怎能不歎?
笑聲漸漸聲弱,項羽大歎:“這是天要亡我,我還渡河乾嘛?昔日有八千江東子弟隨我西征,如今卻無一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們憐愛仍尊我為王,可我又有什麼臉皮再見他們?即便他們不說什麼,我項籍難道心中就不慚愧嗎?”
天幕下項梁見此心中大痛,悲呼道:“籍兒你糊塗啊!”他身邊的項籍不禁一懵,他看了看叔父,又望向天幕上的人,不可置信道:“那是我嗎?”
畫麵中的項羽卻不知其他,長歎之後,對烏江亭長正色道:“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這烏騅馬陪我征戰五年,所向披靡,我不忍心殺了,把它送給您吧。”
說完,項羽也不待亭長反應,轉頭下了馬,又命騎兵們都下馬步行,帶著剩下的士兵迎上已經追來的漢軍,短兵相接,以項羽之勇,其一人便殺了漢軍幾百人。
漢軍們懾其威,即便項羽滿身傷痕,竟也不敢再上前,隻是念及豐厚賞賜,也不舍得走,隻把項羽團團圍住。
項羽也幾乎氣竭,他喘著粗氣,回頭看到背叛他而去的漢軍的騎司馬呂馬童,竟笑道:“這不是我的老朋友嗎?”也不欲跟此人多說,又道,“我聽聞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我的腦袋,我就將這份好處送給你吧。”
說完,他舉起長槍對準自己,狠狠刺下,在倒下之際他留念地回頭看了一眼東邊,嘴裡輕聲念道:“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曾經平分天下,勇猛無雙的西楚霸王就這樣倒下了。”
“項羽此人,他的能征善戰、豪氣蓋世無人能否定,但相對來說,他武力超群,卻實實在在的政治傻瓜,總的來說,他更適合當一名武將,而不是政治家。”
“不論如何,他的時代過去了。”
“至此,劉邦的時代來臨。”
“一個更輝煌、更奪目的朝代,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