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一個相同的封號罷了,漢朝那平陽公主如何能與吾家姐姐相比?”李世民心中不屑,不過倒不好非議一個已故的女眷,隻道,“這衛皇後除了帶來了長平侯和冠軍侯外,還有哪兩個人才?”
旁邊房玄齡略一思索,遲疑道:“大概是漢宣帝和霍光?”但哪有將臣子跟君主相提並論的?
李世民倒沒想那麼多,聽了卻覺得有理,歎道:“這麼說,衛皇後卻有大功,隻可惜……”‘巫蠱之亂’這事畢竟忌諱,他也不好多說。
【“漢平陽公主,劉徹一母同胞的姐姐,據說劉徹少年時出宮遊玩,便喜歡自稱是他姐夫平陽侯,其關係之親近可見一斑。”
“劉徹的原配皇後是嫡親表姐陳皇後,他父親胞姐館陶公主的親女,可是成親幾年,後宮卻一無所出,不說能繼承皇位的兒子,甚至連個女兒都沒生出,這不由讓宮裡宮外、朝野之中生出他意。”
“當然,按現代的觀念,漢武帝劉徹和陳皇後不孕不育倒不意外,畢竟比起生出一些畸形兒或是天生遺傳病的小孩來說,不孕甚至算是一件好事了。”】
漢朝皇帝們大駭。
【“古代其實早有同姓不婚、骨血不倒流的意識,他們早就認識到血緣相近的婚姻對子嗣的危害,姓本來的功能是作為血緣標誌,但隨著女性地位的跌落,其‘姓’權一再被剝奪,再加上父係氏族的壯大,漸漸開始‘姓’和‘氏’的用法被混淆,所以周禮中所規定的‘同姓不婚’也遭到破壞。”
“愚昧的古人開始叫囂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好似女兒嫁出去就不再擁有同一血緣,在嚴格規定堂親不婚的同時,放縱姑舅表婚,美其名曰‘親上加親’。卻沒想過這樣近親繁衍,不孕不育和後代體質弱都算是上蒼眷顧,還有極大可能後代攜帶隱形遺傳病,畸形率和幼年死亡率都極高。最可怕的是這影響的不是一代的事,如果僥幸生出來的子女是健康的,卻又有極大幾率子孫後代隔代遺傳到生理缺陷。”
“難道古代就沒有人有過疑惑嗎?拍著他們的腦袋想想,堂親婚他們會叫囂□□,而表親婚又有什麼區彆?”
“除了所謂的禮法外,難道血緣裡的東西會因為人類所謂的禮教約束而改變?”
“血脈相連的女兒和兒子,從血緣上真的有那麼大的區彆嗎?他們難道不是都流著父母的血?而他們的女兒和兒子除了姓氏不一樣之外,不都有祖父母的血嗎?”
“他和她,真的有那麼大的區彆?”】
……
……
各時空幾乎都震撼到失語。
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這幾段話給他們的震動,幾乎能超過了之前所有的視頻。
因為,古人最重子嗣,為了傳承、為了子孫,甚至可以犧牲生命,而現在天幕告訴他們,原來他們以為的都是錯的,這怎麼能讓他們不駭然。
試問哪朝那代沒有姑表婚,甚至在法律上到宋代才將表親婚定為禁律,可民間仍然屢禁不止,相沿已經成俗,除了部分利益相關外,大多數還是想著親上加親,相互知根知底,兒女將來生活更加順遂,誰曾想到,竟是害了他們。
他們回想著自己或身邊那些結了表親婚的例子,想著想著有的臉色就難看起來,好似就經常聽說那家小孩體弱(不孕、早夭)。
但也有的人叫囂著天幕危言聳聽,他們從沒聽說過哪家姑表婚生下畸形兒,但也有聰明人暗中思忖,早聽聞某家說胎兒生下來就死了的,原本嬰兒早夭並不為奇,可聽了天幕所說,他們不得不懷疑那到底是生下來就死了,還是因為畸形而被處理了?畢竟對古人來說,生下畸形兒可是不祥之兆。
也有同樣嫁給表兄(弟)成親幾年卻一無所出,一直以為是自己問題的女人淚如雨下,原來是這樁婚事有問題,不是她們的錯!
當然這還算好的,那生下幾個嬰兒都紛紛早夭的、有生下畸形兒(癡呆兒)的女人們不由和夫家對坐垂淚,隻覺心如刀割。
而僥幸生下健康孩兒的表兄妹夫婦,駭然地摟著兒女,想到天幕說的子孫後代可能遺傳到問題,簡直絕望到極點。
一時間,各時空亂了起來。
有定了姑表婚,還未成婚的,趕忙去通氣解除婚約;有嫁了人但沒生過孩子的,若世道允許,娘家又強勢,連忙叫人回娘家溝通,一定要改嫁才行。
而最痛苦的,確實南宋後期到明清時期的女人們,沒嫁人的還有挽回機會,可一旦嫁了人,卻無可奈何。天幕這樣說法後,恐怕今後夫家不容,又不能改嫁,若娘家再不厚道,豈不是上天無路無地無門,刹那間,她們想死的念頭都有了。
老天爺,為何所有的錯,都要她們這些弱女子來承擔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