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頭破血流好過麻木不仁。……(2 / 2)

可新的不甘仍在折磨她!她的天下,她的大周,難道就隻能一代而終嗎?

武則天長袖下的手心緊握,她不甘心呐!

……

”身死道消好過默默一生,頭破血流好過麻木不仁……“解憂心中默念這句話,說不清什麼滋味,天幕說無法洞悉她的想法,可就算是她自己,也很難說得清。

不怨嗎?可怎麼會不怨呢?當得知自己被選中和親,從此要遠離家鄉父母親友時,心中怎麼會不怨?當被逼著無視人/倫改嫁之時,她怎會不怨?當思念故土夜夜不能寐時,她怎麼能說沒有怨?可當走到今天之時,再想起曾經憧憬的普通宗女生活,又隻覺索然無味。

她在心中問自己:若能做出選擇,她會如何抉擇?當感受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後,她還會甘於平凡嗎?

沒有答案。但解憂已經知道答案。

【“解憂公主同樣帶著漢朝準備的厚厚嫁妝嫁到了烏孫,嫁給了軍須靡,但這段婚姻不長,從最終效果來看,也並無真正的效益。”

“因為軍須靡不久就死了,而他屬意的繼承人是和匈奴公主所生的孩子泥靡。”

“如果帶著匈奴血脈泥靡順利繼位的話,對大漢來說顯然是不利的,因為他的立場會天然偏向匈奴。”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軍須靡這一任烏孫的國王,立場上應當也是偏向匈奴的,與此能一並論證的是,在嫁給軍須靡的這段婚姻中,幾乎沒有記載解憂公主的任何事跡,也沒有記載他們有孩子。”

“但好在上天似乎是站在大漢這邊的。”

“因為泥靡年幼,對於烏孫這樣的草原民族來說,一般是不可能立一個少主的,他也沒有能力坐穩王座。於是左思右想的軍須靡決定,將王位傳給叔父之子翁歸靡,約定翁歸靡死後複傳位給泥靡。”

“但大家都知道,這樣的約定有多虛。”

“華夏最有名的就是宋朝的金匱之盟了,但宋太宗趙光義把皇位傳回趙匡胤一脈了嗎?沒有?嗬嗬,大概因為趙匡胤兩個兒子和弟弟趙光美都死在他前頭了吧?”】

此話一出,除了趙匡胤時空,其他宋朝時空的趙家天子無不一臉尷尬,趙光義強撐著巡視一圈周遭臣子,把所有人盯得紛紛低頭才恨恨地回看天幕,心想這天幕就是專跟他作對不成?各種辱沒他的國策也罷,現在都開始質疑他皇位的正統了,可惡!可恨!可殺!

而這邊趙匡胤時空卻是一片死寂。

聽到如此勁爆秘聞,在場的臣子恨不得當場一個地縫鑽進去表演個原地消失,而突然聽到天幕揭破真相,本還在瑟瑟發抖默默垂淚的趙德昭兩兄弟猛地將頭轉向他們叔叔,滿臉不敢置信。

而作為焦點的趙光義臉上掛著‘不可能是真的’的神情,心中卻是大嚇,果然下一刻就聽到了讓他僵在原地的聲音:“宋太宗……”

趙光義將目光一寸寸移向麵前朝自己一步步走來的魁梧身影,猛地跪倒在地,隻覺下一刻他哥就會把他掐死。

“原來你才是宋太宗啊!我的好弟弟!”趙匡胤確實恨不得掐死他,幾乎是從牙縫擠出這句話。他剛才仍在為後代不爭氣而痛苦得幾乎想殺人,卻不曾想到原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消息,最糟糕的消息是,自己種下的樹,不僅結出了爛果子,結果爛果子都不屬於自己!

“二哥!是你傳位給我的!定是你傳位給我的!”趙光義一把抱住皇兄的大腿,大聲辯解道,還喊出了舊日的稱呼企圖喚起往日的兄弟之情。

但這對趙匡胤有用嗎?顯然是沒用的,他垂眸看著花言巧語的弟弟,平靜地問道:“那德芳、德昭和光美是怎麼死的?”又嘲諷地說,“是他們身體都不如你好?自己找死的?”

這一問一下像是把掐住了趙光義的脖子,呐呐半晌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因為他也知道,他們三個都比他年輕,德昭兄弟還比他小一輩,這個可能性太小了,而他更清楚,如果自己能當上皇帝,是絕對不甘心將皇位還回皇兄一脈的。但他仍不甘心引頸就戮,竭力爭辯道:“也許是出了什麼意外呢!二哥,你難道要為還沒發生過、也沒證實的罪名就殺了我?我冤呀!”

趙匡胤被他的巧言善辯氣得怒極反笑,但他心知他確實不能因為沒發生的事便對他動手,要不然天幕說他大宋未來對不起華夏,難道他還要因此毀了朝廷?可他也絕不會放過趙光義,於是冷冷道:“好!你就祈禱天幕不會再提到此中貓膩。”心中卻已然對他下了死期,因為他已經懷疑自己的死是不是也不簡單,自德昭立住之後,他可從來沒有想過將皇位傳給弟弟,也從來沒聽說過什麼金匱之盟,也不知是趙老三上位之後搞的什麼鬼名堂?

趙光義微微鬆了口氣,但心知即使保住了命,卻再也彆想肖想皇位了,頓時對天幕恨之入骨!

【“翁歸靡嘴上答應了,於是也名正言順地得到了烏孫王位,同時,也名正言順繼承了軍須靡的政治遺產。”

“隨後,解憂公主改嫁給了翁歸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