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一個心理脆弱的人,沒準就一命嗚呼了。”
“但很顯然,這些人低估了漢武帝。”
“對於這個穩坐皇帝排行榜前三、被冠上‘千古一帝’的稱號的君主來說,在巫蠱之亂後的操作,才真正展示了他的政治水平和堅剛不能奪其誌的意誌。”
“這些人以為他隻能迫於糜爛的局勢和衰老的身體而服軟嗎?”
“那麼,漢武帝的答案是——老子絕不認輸!”
“他既然定下要調整國策,那就一定要調整!寄予厚望的繼承人做不了了?那就他親自上!”
“對!他,劉徹,就是這麼頭鐵!”】
嬴政看著天幕上的劉徹,第一次拋開相對的立場,露出了欣賞的神情。
然後不可抑止地想:這要是他兒子該有多好啊……
先不管這個想當劉徹爹的人,劉徹真正的親爹看著天幕上遲遲暮年的兒子,又是心疼又是驕傲,但也關照不了未來的兒子,隻能聊勝於無地擼了把身旁兒子的腦袋,在兒子露出抗議神情後,才訕訕鬆開,心裡想著天幕透露的未來局勢,看能怎麼樣讓兒子今後能輕鬆些。
【“當然,一切行動之前要除掉擋在前麵的障礙,順便泄個憤。”
“不是吧?真的有人以為這樣算計了漢武帝後,還有人能全身而退?”】
漢武朝的大臣們背心又是一涼,臉色慘白。
【“一個有名的地獄笑話:地府裡有四個人聚在一起聊天,聊到自己的死因,第一個人說我是因為幫太子謀反死的,第二個人說我是因為阻止太子謀反死的,第三個人說我是因為兩不相幫而死的。”
“最後那個人說:我就是太子。”】
天幕下眾人有一瞬間沒有反應過來,愣在原地,待仔細一回味,頓時反應各一。
其他朝代有熟知這段曆史的人,下意識笑了幾聲,笑完又覺得不太好,強自端正了神情,心裡感歎“缺德啊,真是太缺德了!”
“哈哈哈哈哈……”朱厚照卻無所顧忌,發出一陣大笑,“這個笑話也太好玩了,後人怎麼這樣有才!”除了笑之外,他的心裡還有羨慕,哪個皇帝不想當漢武帝那樣的強權皇帝啊!
事不關己的人可以高高掛起,當個真笑話來看,而漢武朝的當事人們卻是滿心苦澀,從天幕這幾句話就能看出那是怎樣的一段血流成河,苦啊,他們怎麼就苦啊。
【“第一階段是幫劉據起兵謀反的,一律按謀反罪滅族,阻止謀反的升官封了候,而兩不相幫的任安、田仁被腰斬。第二階段,漢武帝清醒了,估計也查到了這背後的貓膩,於是導火線江充滿門抄斬,黃門蘇文被燒死,曾因阻止叛亂而封侯升官的也統統噶了。第三階段,那些牽扯進逼太子謀反的人,如丞相劉屈氂、貳師將軍李廣利等相關人物,都被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或腰斬,或處死。”
“達成成就: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漢武帝後的漢朝時空,想到巫蠱之禍,莫不心有餘悸。
班固不由感歎:“巫蠱事起,京師流血,僵屍數萬,此中太子子父皆敗呀。”
劉邦也不由麵色凝重,從某種角度,他都對自個這個曾孫肅然起敬,真勇啊,這麼一通大亂殺,那朝堂不得空個乾淨了?他都這把歲數了,還敢這樣,確實是有大意誌的,隻是……他的江山呀……
而當事人在為老年的自己捏了一把汗的同時,又覺得無比解氣,難道這些亂臣賊子以為這麼算計了他之後還能全身而退?做夢吧!
【“之後,劉徹終於開始著手親自轉變國策。”
“征和四年春,漢武帝召見群臣,追悔以往的過失,命遣散方士,停止求仙。”
“如大夢終醒,他終於明白了求仙問道、長命百歲,是多麼虛幻不可追之事。”
“同年,他下《輪台詔》,強調‘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複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這個在後朝文人眼中是他否定自己前半生窮兵黷武,追悔莫及的詔令。”
“多麼可笑。漢武帝真的後悔過嗎?”
“這個《輪台詔》,與其說是他的悔過書,倒不如說是他不惜身後名,也要親自控製大漢轉向的決心書。”
“從下此詔書後,漢武帝不再出兵,開始提拔以‘修養生息、富國安民’為自己政治主張的臣子,如丞相田千秋以及改進‘代田法’和農具的趙過。”
“他又建立‘思子宮’‘歸來望思之台’,既表示對倒黴兒子的思念,又從另一角度向天下人展示他要調整國策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