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法可法、非常法。
江湖講道義,行業守法則。
天下熙熙,自分東西;天下攘攘,左來右往。
沒有墨鬥,彈不出直線;沒有矩尺,畫不成方圓。
大街上的早點鋪,深巷裡的小吃攤,人家起得比雞早,就彆強求睡得比狗晚。上午營了業,中午關了張,下午呼呼大睡,誰也彆乾擾誰。
大酒樓大飯店,火鍋中餐生猛海鮮,中午晚上開門做生意,大早上就讓人家睡睡懶覺賴賴床,倒到生物鐘。
至於燒烤夜啤大排檔,那是晝伏夜出,隻做晚上的生意。
錯峰納客,相得益彰。
各行其道、各安其事。
但也有規則的破壞者。
比如咱中國人去國外開超市。
怎麼說?
國人吃苦耐勞,24小時不打烊。
而老外呢?
周末雙休,逢假必休,優哉遊哉,閒庭勝步。
大熊貓一來,壞了。
通宵達旦不眠不休,大肆破壞彆人的商業生態,惹得天怒人怨,衝突不斷。
又比如二小姐曹天艾。
新官上任三把火。
明明是間川菜館,為增加流水,盤活清酒續,這一把火偏偏就是賣早餐。
西瓜要吃,芝麻也得撿。
主打肥腸飯。
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蓋澆飯。
全世界吃肥腸的人集中在中國。
全中國吃肥腸的人集中在四川。
全四川吃肥腸的人集中在江油。
不在青龍縣。
而大早上端一碗肥腸飯開吃的,卻隻有青龍縣了。
隻此一家,彆無分號。
用今天的眼光看,肥腸的確不是上善的選擇。
但在當時,卻在飲食行業獨占先機。
比肉便宜,油葷卻不少。
既解饞,又實惠。
所以這肥腸飯一經推出,居然成了清酒續的爆款。
妥妥的網紅食品。
顧客盈門。
大壯時常忙得滿頭大汗。
生意總算有了一丟丟起色。
二小姐很滿意。
隻是大壯不太高興:“請我來主廚,也沒說要做早飯啊。”
天艾立刻反擊:“我也沒說不做啊。”
“咱廚師這行業,就沒有做早飯的規矩。”
“規矩都是人定的,怎麼,我一掌櫃的,就不能定定規矩?”
“定是能定,那你怎麼地也漲點工錢吧?”
“大壯啊,咱倆啥都可以談,就彆談錢。”
“怎麼就不能談錢?”
“談錢傷感情啊。”
……
“掌櫃的,既然不能談錢,那咱就談感情吧。”
天艾不屑地看著他:“跟我談感情,費錢。”
“錢?我有錢啊。”
“就你一個廚子,能有多少錢?”
“掌櫃的,你可彆看不起廚子,咱好歹也是技術工種。”
“還技術工種,做一早飯你就把蔥造光了,中午晚上怎麼辦?”
“那陳團總一會兒就送來啦。”
“你就不能省著點用嗎?”
大壯頭一揚:“我乾嘛省啊,又不漲工錢。”
“給你說了,咱彆談錢,談錢傷感情。”
“那咱談感情啊。”
天艾不耐煩了:“去去去,打掃衛生去,待會又該上客了。”
大壯翹起了嘴:“我說掌櫃的,你就舍不得花錢請個跑堂的夥計嗎?”
“你就瞧著這生意,它能養活三個人嗎?”
大壯琢磨琢磨,也是。
就早飯賣的熱鬨點。
拿起抹布邊擦桌子邊抱怨:“錢不能提,感情不能談,夥計請不起,還開飯館乾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