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之秋從王府回來,頭皮發麻。
大明嘉靖一朝,為了認誰做親爹,吵了四年。
史稱“大禮儀之爭”。
今天遇見老秀才,為行禮之事,掰扯了一上午。
不得已祭出十八般武藝,方才脫身。
縣長大人沏了一壺茶,打算犒勞犒勞自己,杯子還沒送到嘴邊,有人敲門了。
陳團總。
身材高高大大,乍一看還真是帶兵的料。
一身二手綠軍裝,千年不洗那種。
腰間掛著閹割版的盒子炮。
葉之秋識貨。
說這盒子炮,其實就是我們口裡的駁殼槍。
其他手*槍都配皮質的槍套,而駁殼槍卻是用木板做成槍套,活脫脫一個大木盒子,這就是盒子炮的由來。
為啥不用皮子呢?
原因是駁殼槍體型太大,浪費皮料。
不能做小點嗎?
不能。
為啥?
彆人的彈匣一般裝6——8發子彈,駁殼槍偏偏要裝20發。
硬生生做成了衝鋒槍的彈匣。
體型自然小不了了。
追求了裝填量,隻好犧牲操控性。
在戰場上,這碩大的彈匣頻繁出現故障,不是卡了,便是碎了,甚至於爆炸了。
陳團總腰上掛著的,正是這樣的故障槍。
沒有彈匣。
內行稱之為閹割版。
所以,咱都彆怕。
餘天涯說得沒錯,乾起架來,那玩意兒真還不如燒火棍。
陳團總視它為珍寶。
特意給它的寶貝疙瘩縫了個皮套子,外形宛若一條鼓起肚囊皮的河豚,醜的要命。
卻成了他四下炫耀的本錢。
葉之秋客客氣氣請他坐下,自己坐到床沿上。
“陳團總,咱青龍縣可有陳年積案,聚訟冤獄?”
談公事,直截了當。
誰知陳團總一副痛苦的表情:“……葉縣長,我沒文化,聽不懂。”
葉之秋一拍腦門,嗨,把這茬給忘了。
立即降低難度,切換到普通模式:“我的意思是,咱這青龍縣治安好不好?”
“那肯定好啊”,陳團總馬上開吹:“我們是起早貪黑,沒早沒晚,不管刮風還是下雨,哪怕是下刀子,咱都得去巡邏,現在整個縣城是路上沒人撿東西,晚上不用關大門。”
他想說的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近期有沒有盜竊搶劫的事情發生呢?”
“沒有,搞盜竊搶劫那幫人,都被我們趕到響水寨去了。”
葉縣長笑了。
這廝可真敢吹。
好在自己沿途還打聽了些實情,否則還真被眼前這家夥給忽悠了。
但他不好說破,免生尷尬。
“那響水寨有多少人馬?”
“這個,不知道。”
“有多少槍支?”
“這個,不清楚。”
“那寨子有幾道門?”
“這個,這個這個……”
一問三不知,陳團總開始冒汗了。
葉之秋趕緊安慰他:“陳團總不要著急,那響水寨咱們近期還奈何不了他,你呀,就管好縣城的治安吧。”
陳團總雖然出了醜,但好歹討了一句回話,讓自己繼續管理縣城的治安,繼續當團總,這是天大的好事啊。
縣長大人簡直就是他的重生父母、再造爹娘。
趕緊磕頭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