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頭換麵 微服私訪3 一個衣衫襤褸……(2 / 2)

清酒續·英雄 孤竹有閒 3145 字 10個月前

“先生貴姓?”

“姓楊啊——”

“楊先生,族規不能大於國法,你們這是濫用私刑啊。”

這話楊員外不愛聽了。

在大淘壩這地方,還輪不上你充大尾巴狼。

於是緩緩發聲,一字一頓道:“葉縣長,自古皇權不下縣,我楊氏宗族的家務事,縣政府就不必插手了吧。”

這話說得很委婉。

但字字鏗鏘,不容置疑。

霸氣側漏。

火藥味十足。

“楊員外,民國新政,就是要破除這些陳規陋俗,還望你三思而行。”

“葉縣長,這裡不是青龍縣城,你若要治老夫的罪,也等我將這女子沉塘以後再說吧。”

說完,堅定地舉起了家族令牌。

看來,此路不通。

“楊員外若要一意孤行,到時傷了和氣,豈不尷尬。”

這話充斥著燭影斧聲。

誰知楊員外早失去了耐心,硬邦邦甩下一句:“我們之間,還有和氣嗎?”

潛台詞怕你不成?

天,被聊死了。

接下來怎麼辦?

刀兵相見?

互射核彈?

“既然如此,葉某就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來喊冤,還請楊員外明察。”

葉之秋迅速調整方略。

示弱以敵。

楊員外沒料到葉之秋會唱這一出。

布衣身份。

道德綁架。

眾目睽睽之下,卻又無法拒絕。

隻得將手緩緩收回,把令牌放回去。

問道:“怎麼個喊冤?”

“恕我直言,這女子姓蔣,與楊氏家族本就不同宗同祖,何來乾係,你等卻要以族規家法處置她,依據何在?”

葉之秋一語中的,直奔對方的軟肋。

楊員外有些語塞。

地保迅速接話:“這蔣家上下幾代是員外家世襲的佃戶,實為我楊府的家奴,自然該家法從事。”

“楊先生,佃戶隻是土地租賃關係,不是雇傭關係,更不是人身附庸關係,與家奴毫無關聯。更何況,老祖宗早在秦漢時期就廢除了奴隸這一說法。”

“葉縣長,你說的那一大堆關係我們聽不懂,蔣瓊兒她是自作孽不可活,這是我大淘壩的事情,還請你不要插手。”

地保開始耍橫。

“楊先生是否聽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葉之秋的意思是,就算你山高皇帝遠,也得聽官府的號令啊!

合著一個縣長,還管不了自己轄區內的事情。

那縣長不成擺設了嗎?

誰知人家根本不上道。

很粗魯地回了一句:“沒聽過。”

不講道理,就是最大的道理。

葉之秋對牛彈琴。

白搭了。

此路亦不通。

看得出來,楊員外是存心要殺蔣瓊兒。

更要與自己過不去。

葉之秋在大淘壩失去法力,成了擺設。

他很鬱悶。

無話可說了,楊員外再次舉起了令牌。

蔣瓊兒命懸一線。

“慢——”

但當務之急是救人。

既然要胡攪蠻纏。

那咱就以彼之道還治彼身吧。

“楊員外,香燭燃儘,吉時已過,自當另擇時日,再起香爐,方能上順天意,下得民心。”

原來葉之秋意在拖延時間。

楊員外老成謀國,自然看穿了他的小伎倆。

嘴角露出輕蔑的冷笑。

區區一個縣令,能玩出什麼花招?

再給他三炷香都搬不來救兵。

退一萬步講,就算他搬來救兵,自己何懼之有?

隻是剛剛那一陣陰風,吹得的確唐突。

難道是上天在警告自己?

行,那咱就順天意吧。

吩咐手下,再點香燭,重新計時。

他倒要看看,一個小小的縣令能翻多大的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