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 簡答30分論述10分(1 / 2)

GZY期末複習1 觀燭 2569 字 10個月前

1.什麼是哲學?哲學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經濟學的分析手段,擅長於用矛盾衝突的觀點分析社會中利益存在衝突的社會群體,是一套“經典”的社會學理論。

2.矛盾的統一性和鬥爭性對發展的作用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使矛盾雙方相互汲取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因素,各自得到發展;使矛盾雙方相互貫通,規定著事物發展的趨勢,為矛盾提供由此達彼的橋梁。

第二,鬥爭性引起矛盾雙方量的變化,推動事物發展;突破事物存在的界限,使事物發生質變。

①事物發展的動力是事物的內部矛盾。 ②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為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第二、矛盾雙方相互從對方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規定了事物向著對立麵轉化的基本趨勢。 ③矛盾的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 矛盾雙方的鬥爭促進矛盾雙方力量的變化,為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第二、 在事物質變過程中,促成矛盾的轉化,使舊事物發展為新事物。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事物發展的動力。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

答: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著辯證的統一關係。

1)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二者是相互區彆的。感性認識是通過感覺器官直接對事物現象、外部聯係及各個片麵的認識,具有具體性、直接性。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通過抽象思維對事物本質、內部聯係和整體的認識,具有間接性、抽象性。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又是相互聯結、不可分割的。首先,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離開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堅持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就在認識論上堅持了唯物論。其次,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為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所反映的隻是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係,隻有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獲得關於事物的規律性的認識,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堅持這一點就在認識論上堅持了辯證法。最後,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既沒有純粹的感性認識,也沒有純粹的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彆是相對的,人們不應當也不可能把它們截然分開

4.什麼是真理

真理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從局部到整體、從相對走向絕對的不斷深化的發展過程。任何真理都是全麵的、具體的。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社會實踐。真理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

1、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