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價 渙京城外,歸靈寺建在山間,寺裡……(1 / 2)

來兮可歸 不自豔羨 2130 字 10個月前

渙京城外,歸靈寺建在山間,寺裡全是拜佛和還願的香客,雖隔了京城半個時辰的車程,還是頗受京內人的喜愛。

重知歸扶著重夫人下了馬車,叮囑了小廝幾句,安排好了禮佛之地便匆匆趕往寺廟之後的山間。

山上小路環繞著寺廟,到頂之處的竹林後有立著一座隱蔽的小亭。

亭中此時已有一人,身著一身暗青色錦衣,麵容清逸,氣質沉澱,身旁無一人。

未等重知歸在他眼前站定,男子便開口:“知歸這般急著見我,莫不是為了與陸尚書嫡女的婚事。”

“王爺那日在殿上的話不就是威脅臣應了此時嗎。”

那日皇帝賜婚之時,不少人都在場,陸尚書和景王兩人一唱一和,把重知歸架的下不來台,明明陸謙那硬骨頭一直不肯與景王合作,宴上卻配合的默契。

重知歸答得直接,麵前的男人也隻是挑眉輕笑,緩步走到了石桌邊倒起茶來。

“本王知道,知歸這些年在我手底待累了,如今有些不願聽從的事也是情理之中。”景王慢條斯理再倒了一杯茶放到了重知歸麵前,“你也知道,陸謙那老家夥一直自持文人風骨,私底下那麼多次都說不甘與我這般有僭越之心的人同流合汙。”

說著,景王眼中流露著不被人把捉的厭惡,接著道:“那天宴上那個老家夥那般反常,主動提起了自己的女兒,皇帝又早就給你賜婚之意,天載難逢的良機怎容錯過。他尚不知重卿是我的手下,得了她的女兒,還有多難撬動的嘴。”

重知歸看著眼前的茶杯,杯中映著竹林間飄落的竹葉,回想著當初在鬆嶺救下自己,收下當了暗衛,給他和母親在風雨飄搖裡一個歸處的人。

不知何時,隨著時間流逝,都變了。

景王當時也不過十七,隨著母親藍氏被打為南族細作,一杯毒酒賜死了藍氏,流著王血的他則被趕去了苦惡之地做了封王,一做就是三年。

景王之景,如藍氏風光之景,過往雲煙,隨死而散。

直到先帝仙去,孟忱登基,念記手足之誼將他召回了京。

京中之人都視景王孟恒如洪水猛獸,如今七年過去,也不知可算一語成讖。

重知歸來時也隻穿了常服,他一身玄色,就如景王手中得意的利刃。見孟恒之時他亦未行禮,此時也隻端起了茶一口飲儘。

“知歸這麼多年還是如此豪飲,不曾改半分。”孟恒眉目親和,高興地又替重知歸滿上了茶杯。

重知歸也不知自己心中的話醞釀了多久,問出來時儘也覺得荒誕:“阿恒娶王妃時,不曾有真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