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 卓安候年輕時便於發妻相結識,還……(2 / 2)

來兮可歸 不自豔羨 4140 字 10個月前

鬱楓再次轉身看下城樓,手卻沒有剛剛握的緊了。

“想了想,城中的人命都是洪流一般,過眼雲煙,不如換一個選吧,選我兒。”

“重將軍,我再問你一次,我兒死和我開城門,你選一個。”

鬱楓的聲音似乎比先前大了些,鬱稀在他身後喉頭間的血腥氣陡然加重,原來自己也是父親的一步棋子嗎?

他以為離開的這些年,父親與他早就斷了音信,而今卻是問了一個這般好笑的問題。

城下的百姓已然不指望城樓上的人再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連自己兒子的性命也可以拿來選嗎?

那將軍與他兒子有何乾係,自私些的人乾脆想,當然是選不開城門,那瘋癲軍師的兒子本就是死有餘辜,莫要再留下來禍害人了。

可鬱楓大抵是有一股子沒有回答誓不罷休的架勢,而此時恰好城門開始被一股強力猛然撞擊,似是有士兵在外重擊城門。

城下的人突然都開始做聲,說什麼話的都有,嚷嚷著官不為民做主,還有的罵起了祖宗說什麼虧心的長壽,有些覺著架勢不對的,一股腦順著長街跑到儘頭,卻發現早就有城中兵把手,就連這條路也是堵死了。

重知歸瞧著馬匹後鬨作一團的臨川百姓,百步亦可穿楊的雙眼便瞧見了城牆上鬱稀被壓在城樓便的身影。

瘋子。

城牆的最末端悄悄升起了一陣青煙,事已成,重知歸眼眸深諳等的便是此刻。

“鬱先生所問的無可奉告。不過城中百姓可知,並不是什麼將領都願意像卓安候那般一心為民。”

身後的百姓沉默片刻,立刻爆發了起來,生死不握在自己手中,城牆下被弄得哐哐作響的城門,還有這些拿他們生死作選題的家夥都該死。

百姓裡一些青壯的男子開始叫嚷,大不了和南族人拚了,有本事就真弄死他們。

城裡一些老弱婦孺此刻卻沒了聲響,若是城裡人真有這般骨氣,那臨川之戰他們便會和卓安候站在一起,而非背刺良臣了。

一些人便在那些人身後附和道有骨氣,沒錯,就是這般。

鬱稀看著這一團鬨劇,無論他父親如何,重知歸也未有要選的樣子,可是他也似乎不願幫城內的人。此時一隊小兵正被陳淼引著,帶到了離城牆上靠中段的地方。

興許一開始便是錯的,若沒有兩國相爭,藍氏一族便不會潛伏在京中,鬱楓不會碰到藍若,卓安候亦不會死在邊疆的戰火裡。

邶國不過寥寥百年,這邊疆又埋了多少白骨?

最後他也會成為一抔黃土,不過早晚而已,為何重知歸遲遲未有回應呢?興許是爹爹的問題太刁鑽了吧,親信之人要死也是得考慮的。

可是爹爹和重知歸啊,他們一聲都做了太多的選題了,太累了,這次就由他來選吧,他亦是累了。

“阿爹。”鬱稀朝鬱楓的背影喊去,此刻他聲音的顫抖並沒有被可以壓製,而後他又轉頭向城樓下看去,“重知歸,要保家衛國無錯,當忠心良將也沒錯,可萬事莫要違心。”

“浮生雲煙,隻可一次,莫要辜負。”

說完,城牆上便多了一陣風聲,鬱稀覺著自己的身體陡然變得很輕,他看不清城樓上下有什麼,隻聽得到有人大聲喊了一聲自己的名字。

恍惚間城門還是被打開,輕飄的身體被人勾住,刀光劍影立刻登場,城門被一陣火勢燎亮,而後便是眼前陣陣的血腥。

“傻孩子,阿爹最後幫了你一次,記住。阿爹幫你看清心意,亦是幫你檢驗他的心意,莫道爹爹心狠。忘記恨吧,好好活一次。”

耳邊是鬱楓最後一聲叮囑,鬱稀的手上還帶著自己咳出的血,無力緩緩垂下。

城樓下,突然破城而入的南族士兵一陣欣喜,然而還未反應過來,成立的百姓卻又隨著重知歸朝他們打來,於是南族士兵便立刻靠著人數眾多分成兩側,一麵迎著城外,一麵殺著城內。

鬱楓瞧著部分不敵廝殺的人倒下了,火光印滿了他整個麵龐,眼中的光亮逐漸熄滅,而後陡然從城牆上落下。

五丈高,足以聽見落聲音。

隨著四肢斷痛,七竅開始流血,恍惚間鬱楓眼前出現了那個總是問他醫道的師傅。

--“醫者仁心,我教你術亦是道,道為心,術為本,都不可荒廢。”

--“可是師傅,你的醫術如此高超,為何救剛剛那位婆婆,他兒子似乎很傷心。”

--“延生得苦,何必。心已死,無可救。”

--“可人都想活著呀,隻有活著才可以有樂子。”

--“今日再把我講的道抄兩遍。”

--“知道了,師傅。”

心已死,無可救。

終究是錯錯對對,都停下了。

城中戰火不知何時停歇,陳淼救下了鬱稀,重知歸和景王之兵終究還是守住了臨川城。

城下重知歸派人尋找屍體的人一陣嘀咕,那日許多人都瞧見了,風預軍師便是從此處跳下的啊。

眾人不知,戰火紛紛之夜,一纖細的身影緩慢地走到城牆之下,拿手帕附在了地上之人的麵上,背後戰火紛紛,那纖細之影卻未動分毫,隻是把地上的人背到了,嘴中念著回家,說找到晞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