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存仗義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難以保……(1 / 2)

可李尋歡再沒機會見他了。

不知幾天前,張老頭在冷清之中辭世了;而就在兩天前,他在眾人的簇擁之中下葬了。

當旁邊的店主發現異樣時,張老頭正睡在店鋪中的躺椅上,他渾身早已僵硬,不過從他安詳的麵容可以看出,他去世的時候並沒有遭受過多的苦痛。

可下葬成了問題。張老頭生前靠著小酒館勉強維持生計,雖然時有出手大方之人光顧,可怎奈“京城居,大不易”,身後竟隻留下了幾個子兒。

儘管大家都對這個沉默的老人充滿同情,可在為他出錢出力的事情上,大家卻又不約而同地有些猶豫,畢竟他們也並不算闊綽,卻又一致認為弄一床破席子一裹未免太不適宜了。

他們商量了許久,可最終也沒一個結果。

忽然,有一人道:“對了,張老頭這小酒館雖冷清,可小李探花不是三天兩頭就來嘛!也許明兒個他來了,一切不都妥了嘛!”

所有人立刻表示了讚同,小李探花的仗義疏財人儘皆知。不少人暗暗想著到時候若是自己肯出力,說不定不僅能積些陰德,還能得到幾個賞錢呢!

於是他們默默等待著,可幾天過去了,李尋歡依然沒有來。可他們等來了另一個能夠辦妥一切的人。

那是一個遊走四方的說書老人,約莫五六十的年紀,帶著一個模樣頗為機靈的小姑娘。那小姑娘正值垂髫之年,一雙大眼睛水靈靈、圓溜溜的。

祖孫二人恰好路過此處,見大家都圍在小酒館旁商量著什麼,便上前詢問,得知情況後,他二話不說,便掏出了身上所有的盤纏。

見眾人紛紛露出驚訝的神色,老人解釋道:“三十年前,這位恩公曾接濟了在下,然多年來,在下一直無以為報。如今,在下不過隻是儘些綿薄之力罷了。”

在說書老人的安排之下,眾人紛紛出力,喪事雖十分簡單,卻十分合乎禮節,大概能告慰張老頭的在天之靈了吧!

辦好一切後,老人向著眾人拱手謝道:“諸位辛苦了!然在下已身無長物,無以再酬勞諸位,就讓在下為大家說一次書吧!”

說罷,他轉頭對那小姑娘道:“小紅,快板打起來,今兒個我們來講講梅花盜的故事!”

老人清了清嗓子,道:“二十年前的某個時候,整個江湖都被攪得不得安生。保定府一帶發生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小紅道:“什麼事?”

……

祖孫二人配合得極好,很快眾人的心思便全被引到故事中去了。

天氣已經很冷了,在說書人偶爾的停頓之中,隻聽得北風呼嘯。可沒有一個人肯提前離開。他們擠在小酒館的內內外外,不放過二人說的每一句話。

當故事告一段落時,說書老人再次向大家抱拳致意。眾人這才猛地驚醒,他們紛紛鼓掌叫好,甚至還有不少人給了賞錢。

見人散得差不多了,祖孫倆便要離去了。就在這時,小紅問道:“爺爺,您和逝者當真認識?”

老人答道:“不,非但不認識,之前都沒見過一麵。”

小紅不解道:“那麼,您為何還要說他是您的恩人,還把我們的所有盤纏都用去辦他的喪事呢?”

老人笑了笑,糾正她道:“小紅,你看,現在盤纏不是又有了麼?那麼為何不行些善事?”

小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道:“可我還是不明白,為何您要騙他們說逝者是您的恩公?”

老人道:“這些人不會想到本不寬裕的人亦能樂善好施。又何必非得向他們解釋一番?難道行善事一定要誇耀一番麼?然而我確信,他們總能被善行感化的,這就足夠了。”

當李尋歡趕到小酒館時,那裡早已人去樓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