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換臉失敗和五裡村落。……(2 / 2)

路程接近八小時,到了下午的時候,全車的人幾乎昏昏欲睡,林書也腦子倒清晰得很,全程在思索春夢箋的事,意外是和他並排同坐的莫承宙也全無睡意,傻呆呆地看著春夢箋,不知在想什麼。

傍晚前,終於到達了旅行的目的地,五裡古村落。

旅行目的地是江皛皛提議的,可顯然這裡並非人氣網紅的打卡景點,全車的遊客算一起也不足十位,照江皛皛的說辭,人擠人的地方沒有看頭,這樣清靜安寧未開發的古樸村落才是旅遊的首選之地。

林書也對於去哪裡都無所謂,隻想儘快和莫承宙換回臉。

迎接他們的五裡古村落的村長何翁,這位八旬老人身體康健,精神矍鑠,對於前來遊玩的遊客熱情地打著招呼,並安排他們在村落裡的五裡客棧住下。

五裡客棧專供遊客過夜歇腳所用,雖然村落裡的客棧陳舊破損,可該有的陳設也算是齊全了,來這兒旅遊的,對於住宿要求不能過高。客棧總共兩層,約莫數十間房,這批遊客入住分配後,單人一間倒也正合適。

林書也留下了江皛皛和莫成宙,他對於旅遊興趣不大,他隻想換臉。

江皛皛隨身帶著鏡子,林書也迫不及待地接在手上,讓他自己和莫承宙的臉完整地呈現在鏡麵之中。

然而,一分鐘後,無事發生。

十分鐘後,依舊無事發生。

江皛皛無奈道:“我就說了不一定會成功...”

林書也愣了半晌,一字一句不敢置信道:“難不成我這輩子都要頂著莫承宙的臉?”

莫承宙雖然可以短暫地逃避與莫承宇的交集,可要他一輩子頂著林書也的臉,也是萬萬不可行的。

“那不行!江姐!你再想想辦法!”

江皛皛一屁股坐下,木頭椅子發出搖墜的嘎吱聲,她趕忙站了起來,無奈道:“其實我後來特意問過老板有關這鏡子的一切,根據老板所說的...還是有概率可以換回來的。”

莫承宙琢磨著話裡的意思,再次確認道:“意思是概率問題?可能在我某一次照鏡子的時候,就給換回來了?”

江皛皛說:“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

“啊!”莫承宙回頭看向了林書也:“我們今晚彆睡了,就照一晚上鏡子,一分鐘照一次,也有四百八十次的機會了,總不會一晚上做分母吧。”

“那可說不準。”江皛皛看熱鬨不嫌事大,笑道:“這些都是靈寶,是寶貝啊!那會兒讓我們這麼容易揣測到。”

林書也伸手打住了莫承宙的鬼哭狼嚎,他看向了江皛皛:“你問過老板這鏡子的用途?那你有沒有......”

“沒有!”江皛皛忙說:“我沒提你們換臉的事,我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

事已至此,一直窩在房間裡不停照鏡子,似乎也是件很傻缺的事,三人決定先出門覓食,再慢慢對付這件神奇的靈寶。

村長何翁還在樓下沒走,正在和其他遊客大談特談五裡村的古老往事,他們下樓的時候,正說道這不遠處山頭上絕妙的風景。

“你們往那兒走。”何翁伸手往左一指:“那裡有條山路,放心不會迷路,也就這麼一條路,直走到底,大概個把小時吧,能看見一個亭子,就叫做五裡亭,往那一站,無論是日出東升還是夕陽西下,都是絕美的風景,真是好看極了,絕不騙你們。”

莫承宙隻覺得長途跋涉,一路顛簸著屁股就過來看個風景太不值得,再說了蒼旻根本不缺好山好水的地方,意義何在啊!現在就連何時能換回臉都是個未知數。

其餘遊客又問到了吃飯問題,畢竟他們要在這兒呆個四五天,這客棧都是客房,也沒有廚房,樓下隻有個大水缸,橫看豎看都不像是能吃飯的樣子。

何翁大手一揮,表示吃飯根本不是問題,他們這兒菜是自己種的,雞鴨魚又是自個養的,不愁吃不說,味道鮮美得很。這裡很多村民家都可以搭夥吃飯,意思意思給點夥食費就行。

傍晚正是夕陽西下風景絕美的時候,晚飯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準備好,林書也便跟隨大部隊前往山路欣賞日落。

山路倒並不崎嶇,隻是除了遊客,並未看見其餘村民,徒步的一小時不免顯得有些無聊,這批遊客便隨意介紹起了自己,除了林書也三人是上班族外,其餘四位是美術係在校大學生,來此地是為了寫生,二男二女,分彆叫做孫淑蕾,紅宵玉,何宏朗和曾修臨。落單的一位三十左右的女人也和他們一樣是上班族,她說稱呼她為寺音即可。

大家攀談著消磨時光,在落日來臨前走出了山路,踏上了山坡上的五裡亭。

要說風景絕佳,林書也覺得讀書時期無數次踏青所見之景大部分都比這裡更為遼闊壯麗,實在不懂五裡村是如何靠風景揚名立萬的,話說回來,要不是江皛皛的提議,他大概根本不知道這個避世的小村落。

夕陽西下,今日白天本就烈陽高照,碧空如洗,傍晚時分的落日倒顯得更為壯闊,血紅的夕陽大半落入了地平線,紅彤彤照亮了大半個天際,像是那染紅的絲綢洋洋灑灑地覆著天空。

孫淑蕾和紅宵玉甚少出來遊玩,興奮地衝出了五裡亭,顛顛兒地站到了山坡的邊緣,朝著山坡下放聲高喊。何宏朗和曾修臨趕緊跑到她們身後,以防她們太過興奮,跌落山崖。

“這裡的防護措施太差了。”江皛皛搖了下頭:“站在那兒不安全。”

“還好吧。”莫承宙看著絕美的落霞,心情也好了許多,不禁吐槽自己太久沒出來放風了,看什麼都好看。

林書也看著逐漸下沉的落日,倏地蹦出了一句:“你們說為什麼叫做五裡亭,這個村落也叫五裡村,這是有什麼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