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郎才女貌配瘋君
時間:春秋.公元前495年
地點:古代中國.吳越屬地
吳國皇宮內,一個破衣爛衫的小老頭右手持箸,跪伏在金痰盂旁。再精雕細琢的痰盂,也無法掩蓋,裡麵剛拉出來、冒著熱氣人糞的惡臭。小老頭把整張臉貼向痰盂,毫不理會嗆鼻的臭氣,用筷子夾起一塊吳王的大便,放在嘴裡咀嚼起來。周圍的宮女侍衛,全都掩麵咂舌,一邊不由自主地乾嘔,一邊議論紛紛。
“嗬,看他的樣子,像不像一條狗?”
“狗倒是跟他一樣愛吃屎,但是被打被罵至少知道汪汪兩聲,我看他還不如狗。”
“你看,他在笑,邊吃屎邊笑?他,該不會瘋了吧?”
“誰知道呢,你再看……”
小老頭咀嚼著嘴裡的大便,黏糊糊的、不可名狀的屎黃色沾滿舌頭,忽然,他麵帶喜色跪地大叫:“我王病去矣!我王病去矣!”
旁人見狀,連忙捂著鼻子帶他漱口,而後叫他上前詢問何故。小老頭說:“大王目前的糞便已無腐臭,而是味苦且酸,乃藥到病除,五體通泰之兆,大王的病,即將痊愈。”
“如果大王的病不見好轉,我就有充足的理由,殺了你。”伍相國的話語,依舊冷若寒夜,如果不是吳國境內,包括吳王在內的大勢力阻攔,伍相國早就把眼前這位,尊嚴儘失的亡國之君,碎屍萬段了。
老頭:“大王宅心仁厚,留我一命,讓我在馬廄享受餘生,真乃千古名君啊。如果有來世,此等大恩大德,罪奴我必將繼續為大王當牛做馬,以報——”
伍:“放下你那一套,喂馬時間到,去馬廄裡,享受你最後的時間吧。”
老頭:“是,罪奴遵旨。”
幾天後,吳王真就大病初愈,老頭的事自然而然地,傳進皇宮內院。吳王隨即召見老頭,想到老頭長期以來,為他問疾嘗糞,感動之心油然而生,開門見山道:“你來我姑蘇已有三年,這三年中我們時常見麵,除卻國事,在你我交往的日子裡,我已把你當成朋友。你所做之事,我也記在心裡,有什麼要求,現在就可以向老友我提出來,我若能做到,一定滿足!”
這番話,老頭在他苦不堪言的心中,已等待了足足三年。此刻,終於等到吳王,用心跟他講出來。但現在眼前的所有人,都是和他有著血海深仇的戰場宿敵。若想活著離開姑蘇,他必須,再做最後的隱忍。
老頭跪在地上縮成一團,像個孩子似的,嚎啕大哭道:“罪奴隻恨自己不能以身代王,替大王受病痛之苦,最好讓病魔轉移到我身上,這樣我如果死了,也算報大王不殺恩德萬分之一了。多虧大王現在病愈。大王是我唯一的保護神,隻要大王的天威在,罪奴就可以在此養馬以了殘生。若大王不在,我必定會被人殺害,大王啊……”
吳王見老頭涕泗橫流,痛哭不止的樣子有些可愛,微笑道:“來人,扶我的老友起身,放心吧,隻要我還活著,就沒人敢傷你。”
這,還不夠。老頭在心中暗想。到底該怎麼說,才能真正感動吳王?他想到自己的第二謀臣文種,兵敗議和時對吳王說過的話,裝作胸無誌向,隻求苟活的樣子道:“以大王尊貴的身份,這樣說,實在折煞了奴才。大王文韜武略,要不了多久,西楚中周北晉東齊,這些所謂的霸主,都將敗在大王的鐵蹄之下,因為他們和大王相比,都不過是和奴才一樣的酒囊飯袋:和奴才我一樣,女兒隻配給您做婢妾,兒子隻配給您做奴隸,軍隊隻配納入您的下等軍列,所有金玉財寶都是您的囊中之物。因為,隻有大王才有資格奴役我們,並帶領華夏民族,創造新的輝煌!”
吳王忍不住大笑出聲:“哈哈,你這樣說,不會是在恭維我吧?”
老頭滿臉驚慌,取下隨身的馬鞭遞向吳王,跪倒在地梆梆磕著響頭說:“奴才有罪,說了大王不愛聽的事實;奴才有罪,身為奴隸卻僭越議政;奴才有罪,請用馬鞭狠狠鞭笞我,敗在大王的武勇之下,我願傾儘一生,給大王當牛做馬。”
聽完老頭“誠摯”的話,吳王的自尊心獲得極大滿足,想到父親,征戰一生都未消滅越國,而自己現在,已將曾經的越國君主,按在地上乾做狗彘。吳王先是仰天大笑,而後不由自主地走下王座,親手將老頭扶起,用上位者居高臨下的語氣說:“老友,你不必多言,我都知道,你是想回到曾經的越國都城會稽,現在的吳國屬地,繼續做大王對吧?”
老頭聞言,頓時嚇得大小便失禁,雙手被吳王扶住無法跪地磕頭,帶著騷臭味道的屎尿,順著老頭傷痕累累的小腿流到地上。吳王皺著眉頭後退幾步,老頭繼續跪下,用紅腫的額頭梆梆磕地道:“奴才隻想一直給大王當牛做馬,無奈今年會稽遭遇洪澇,糧食顆粒無收。如果大王能讓我有生之年,帶些糧食見上行動不便的老母親一麵,讓她老人家不至於餓死,奴才此生無憾啊。”
在感動與自滿的情緒充斥下,本就打算釋放老頭的吳王,當即允諾道:“念在老友一片孝心,三日後,我不僅放你回家照看母親,還會給你準備糧食種子,助我吳國的會稽渡過難關。”
老頭:“謝大王。”
“不能放走他!”伍相國不顧君臣之道,拍案而起接著說:“絕對不能放走這個禍患,給他自由,無異於放虎歸山,後患無窮。若想永絕後患,唯有殺——”
吳王:“殺了他,然後和你一樣,把他的屍體挖出來鞭屍嗎?犯錯的人既已悔過,揪著舊仇不放有何意義?吾之胸懷,豈是你能衡量的?”伍相國知道吳王意決,隻得掩麵歎息,不再勸諫。伍相國充分利用老頭離開吳國之前,最後的三天時間,對他百般侮辱、千般咒罵、萬般折磨,吳國水牢的處刑柱,再次印上了,老頭血肉模糊的痕跡。
伍相國礙於自己來之不易的官職,終究不敢殺人。
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自己國家的國君,重新拿回了屬於自己的名字:越王勾踐。越王三年未曾整理的須發,修剪整齊之後,看起來英姿颯爽,全然沒有寄居吳國籬下的老態龍鐘。唯有他的眼睛,依舊帶著閱儘人間疾苦的滄桑。看來裝成小老頭的樣子,也是越王為回歸祖國,所做的偽裝之一。
麵對跪拜在自己麵前,許久未見的越國子民,越王麵向人民跪倒,聲淚俱下道:“我是一個不知廉恥的無能君主,整個越國的臉麵,都被我一個人丟乾淨了。如果大家願意繼續留在越國,我將不惜一切代價,聽取全部有用的建議,用上任何有效的方法,讓你們都過上高枕無憂,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如果想要離開,我這個臉麵早已丟淨的廢物國君,也會竭儘自己有限的能力,把想走的人送出我越國,另謀生路。”
越國的人民,沸騰了。縱觀曆史,為打敗敵國,本來身份高貴,卻向人民如此卑微的國君,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打敗吳國!”
“一雪前恥!”
“生擒吳王!”
“報仇雪恨!”
“……”
一聲聲呐喊,一陣陣怒吼,如漲潮般,一浪高過一浪。事實上,世代生活在此地的越國子民,礙於古代長途跋涉的諸多不便,根本就無處可去,我驚訝於越王以退為進的語言藝術,為自己再次贏得,人民的支持。
謀臣文種給越王製定了一套,全麵地對吳備戰策略(伐吳七術):
1.繼續賄賂敵國君臣,讓敵國的臣子和國君,都在金銀財寶的供養下,認為吳國是無需提防的投降國(捐貨幣以悅君臣)
2.到吳國大量購買糧食,讓他們糧倉空虛,糧價上漲,糧價的不穩定因素,不僅能在吳國百姓心中,埋下恐慌的種子,也可能間接導致吳國裁軍(貴糴粟囊)
3.既然越國美女受吳國君臣喜歡,那就繼續往吳國送美女,隻要獨攬大權的吳王,在溫柔鄉中迷失自我,吳國不攻自破(遺美女)
4.把越國適合蓋房子的優質木材,精巧工匠,都送到吳國,表麵上看我們是侍奉吳王,但吳王拿到這些珍貴木材,自然就會用它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勞民傷財(遺巧工良材)
5.賄賂敵國那些諂媚的佞臣,讓奸臣們和吳王打成一片,以此擾亂敵國的戰略部署(遺之諛臣)
6.對於敵國的能臣智士,我們能做的,就是不給他們供奉任何東西,不斷在我們這裡收到好處的吳王,自然而然就會冷落那些兩袖清風的良臣(彊其諫臣)
7.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擾亂敵國的同時,加強自己的力量,等敵國的弊端都顯現出來,即刻派兵攻打(堅厲甲兵以承其弊)
這些可以稱之為毒計的策略,每一條都能為越王勾踐的複仇,提供巨大的幫助。但對於如何實行這些計策,文種並沒有具體的方案。縱觀曆史長河,哪個朝代都不缺少思想家,然而踐行乃至升華思想的行動家,向來寥若晨星。
“如果大王認可伐吳七術,臣願成為大王手中鋒利的刀,將這些計策,依次付諸實際。”
就在勾踐苦於擁有良策,卻沒人幫他付諸實際行動時。一個帶著全世界最早經商思維的實乾派天才,走上曆史舞台,為越國複仇之路,貢獻了無可替代的力量。
此人名曰範蠡,我作為周遊列國、記錄見聞的史官,吳王釋放勾踐等人後,在命運的安排下,我成了範蠡的食客。他城府極深,對食客們都畢恭畢敬,但不知為何,在一次請到所有食客,暢所欲言的宴會過後,這個男人,隻選中了,宴會上一言未發的我,參與他的複國大計。
範蠡:“越國的金銀珠寶,都供奉給吳國,越國自己的國庫,就會變得無比空虛,百姓的日常交易行為,隻能舍棄錢幣,退步到以物換物的狀態,同時交由以勾踐為首的政府配給。”
我:“好的,這樣的可能性,身為史官,我記下了。”
範蠡:“能將吳王迷得神魂顛倒,不理朝政的女子,既要天生麗質,七琴六藝樣樣精通,更要知書達理,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愛國之心,願為越國的未來犧牲自己。”
我:“好的,身為史官,你的觀點,我記下了。”
範蠡:“為保證越國正常生產生活,同時不被吳國察覺我們的真實意圖,文種的伐吳七術,隻能優先實行前三條,其餘四術,見機行事。”
我:“身為史官,你的觀點,我記下了。”
範蠡:“如果我的觀點,對於越國複仇,沒有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