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舒的的確確是被人行竊了,手機、護照、銀行卡以及隨身攜帶的香煙、打火機全都丟失啦。當地扒手的偷盜水平夠高超的呀,這麼多零零碎碎的東西掉下去,竟然沒有發出一丁點兒的聲響,而且姑娘也沒有絲毫的覺察。
在尼泊爾丟失護照是件很麻煩的事,即使辦張電話卡也要護照證明。補辦要到大使館去,提供相關的材料,還要走流程。而且馬舒平日裡大大咧咧,沒有記住信用卡的卡號,隻是保存在微信裡,這下全丟了,眼瞅著在異國他鄉吃住都成了問題,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沒錢是寸步難行啊,何況她還是頭回出國的弱女子,姑娘隻感到眼前發黑,嘴唇發乾,嗓子眼發甜,差點兒急火攻心吐了血。
還好,剛結識的三個老鄉真給力,安慰她不要著急上火,丟失的護照由洛桑去找,他是本地人,有人脈關係,認識的人多;倘若實在尋不到了,由劉紅光去幫著補辦,準備材料,他能說會道,有這方麵的優勢;至於吃喝拉撒睡及出外閒逛產生的費用更好解決了,旅館、餐廳是自家現成的,用到錢的地方由林海打理,因為他帶的美元多,還會好幾門外語,特彆是他家有大買賣,他叔是賣化工原料的,在沈陽有挺大個公司。
有了老鄉們的鼎力相助,馬舒這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沒有因為這場意外毀掉充滿美好憧憬的旅行。
姑娘想借他們的手機,打回國內去,讓朋友把錢轉到他們的賬戶裡。
可大個子林海很豁達,說是不要見外,何必那麼麻煩呢?什麼還不還的,大家都是老鄉,是朋友嘛。姑娘一再表示感謝,回國後要立即償還。
用過餐後,姑娘發現餐廳專門準備了碎冰糖與小茴香,放在門口的小盒子裡,出門前嚼上一點兒,應該是為顧客清除殘食異味的吧。
這三個大男孩真是暖心,為了讓她高興起來,特意改變了原來的行程安排,不去巴德崗了,帶她遊覽附近的加德滿都杜巴廣場。
杜巴在尼泊爾語中是皇宮的意思,杜巴廣場就是皇宮廣場,是他們國家的小故宮,一共有三座,呈掎角之勢相距不遠,分彆在加德滿都、帕坦、巴德崗。
為何在彈丸之地有如此相鄰的皇宮呢?是當時的皇帝生活奢華糜爛嗎?酷似那個愛到處建行宮的隋煬帝楊廣。
其實不然,那是一個占據加德滿都穀地的古老王朝,馬拉王國自第六代國王後分崩離析,像是東漢末年的魏、蜀、吳三國鼎立,不同的是三個國王乃親兄弟。
從泰米爾街區向南去,步行到杜巴廣場隻需要二十多分鐘,途中穿過小巷,橫跨廣場,擦肩而過一座座造型精美的小廟與神龕,一點兒不誇張地講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
有的神廟相當簡陋,像個垃圾存放點兒,一圈不到半米的紅色石牆裡供著圓柱形的小石杵,石杵立在一個圓盤形中,還有不少人來頂禮膜拜。
英俊的青年人告訴她,廟宇有佛教的,有印度教的,很容易區分出來,就看門口外擺沒擺脫下的鞋子。
異域風情極大勃發了姑娘的好奇心,她邊走邊飽覽著濃鬱的市井百態。
誰說尼泊爾人懶惰不思進取?馬舒發現人家更有創造力。比如在國內廟會、遊樂場裡隨處可見賣棉花糖的,用食品袋套著軟軟塌塌的。被這裡的小販學來,做個木頭架子框起來,支支愣愣舉得高高的,活像是古代的道台老爺出巡呢。
她還注意到在神廟前,有的信徒圍著紅磚小廟轉了一圈又一圈,有的在廟外焚燒著祭品。還有的脫下鞋子,光著腳徑直步入塑有彩色石獅子的廟門,虔誠地端著盤子,將鮮花、水果、乾米送進去,供奉給萬能的主宰。待他們一個個祈禱膜拜後走出來,額頭上會多出個醒目的紅點。她向身旁的林海詢問,得知那塗上去的紅點叫做“提卡”,昭示著已經將幸運、健康、長壽植根在純真坦蕩的心田。
還有,馬舒注意到廟門口特意安置個頗大的銅鈴,每個人離開時都不忘搖響它。又是林海告訴她,銅鈴是用來喚醒神靈的,用鈴聲向神稟告“神啊,我來了”。
“還得脫鞋子呀?走,進去看看。”從未進過印度教神廟的姑娘嘟囔了一句。
跟前的是座亭子式的小神廟,房簷下懸掛著半米寬的鮮紅帷幔,今天豔陽高照,一絲風也沒有,幔布無力地低垂著,讓人誤以為是木雕鐵打的。就連它外側點綴的風鈴也乖乖地耷拉著腦袋,唯恐自己有一絲的冒失,打破僵持中的寧靜。
她透出敞開的廟門望進去,裡麵煙霧繚繞,提鼻一聞甜甜的,對禮佛之人來說不難分辨,是安息香的味道。貢台上的小油燈明亮地跳躍著,猶如一群小精靈收放自如跳著柔軟的瑜伽舞,將氣氛烘托得格外神秘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