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的謎題 我叫你們來調查,可不是來……(2 / 2)

兩個成天接觸電子設備、將代碼當成自己母語的技術專家,摒棄了0和1的信號,低效而曲折的溝通方式,成了兩人關係中少有的浪漫回憶。

“他接受我的追求的答複,就是這樣層層線索找到的。”向今歌笑。“當時我在學校的圖書館中,找到線索裡的那本2025年版本的《親密》。”

“201,5,5,7,”向今歌回憶:“那算是我人生的一次高光時刻,201頁,第5行,第 5個字符開始的 7 個字符,是他給我的回答:”

“我接受你的提議。”

向今歌遲遲沒有再開口,似乎想起了當年站在圖書館的書架前,看到那幾個字時的狂喜。

駱儲和仲子石沒有催促她。

過了好一會兒,回過神來的向今歌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不好意思地說:“怎麼說著說著又開始講蹩腳愛情故事了。”

“總之,”她整理了一下心情,說出結論:“蕭奇致給我留下了線索,讓我去尋找。”

“第一條信息,就是警告我,不要在網上搜索他的信息,所有電子的信息都不安全,會被監聽和監視,甚至被篡改。”

聽到這裡,駱儲和仲子石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向今歌甩了甩手裡的儀器說:“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神神秘秘的,不過我也隻是在說起他的時候這樣,其實我至今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敵人,會一直監視他。”

像幻影一樣,潛伏在數字世界裡的人。駱儲默默在心裡想,他看了一眼仲子石,知道他也想到了那個人。

“一開始,我以為他不是自殺,給我留下線索,是要讓我尋找真凶。”

“但第二條信息中,他確認了自己的自殺意向,因為他的信仰崩塌了,懷疑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輕鬆破解完這兩條信息之後,後麵的謎題變得很難,線索鏈越來越長,往往要獲得一個信息,需要去城市的好幾個地方。”

“這兩個月,我在工作之餘,慢慢地尋找著,倒也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一絲趣味,好像回到了那段日子。我開始覺得,這是他寫給我一個人的遺書,沒有什麼特彆的目的,隻是想找一個人傾訴。”向今歌歎息了一聲。

“迄今為止,我又破解了2條信息,這兩條卻是兩則西遊記的故事,一個是太乙真人用蓮藕作為肉身,將哪吒的三魂七魄注入,讓他重生的故事,第二個是太上老君想將孫悟空煉製成丹的故事。”

聽到這裡,仲子石神色一動。

“我一開始也不明白,以為是我解錯了,但是因為我每天都在琢磨,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一天晚上,突然夢到了他以前跟我聊的事情,我明白了,那都是關於他的工作的隱喻。”

“我遇到他的時候,是41年底,那時他已經在冠宇工作了近十年了。那十年雖然對於冠宇來說,成就越來越大,但對他來說,開發不同種類用途的仿生人,越來越沒有挑戰和新奇感。”

“2042年初,也就是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時候,是工作給他帶來的樂趣最少的時期,但是因為他對童老板特彆佩服和景仰,所以從來沒想過要離開。”

“在我們溝通越來越少的那段時間,他開始表現出對一個新的課題感興趣。”向今歌稍微停了停,“就是我們那天說到的,讓仿生人獲得自我意識。”

“我比較保守,對這個有爭議的課題沒那麼積極,但他卻越來越狂熱,我記得他有一次說,讓仿生人擁有意識,就像是賦予仿生人第二次生命,跟泥人的誕生有一樣的跨時代意義。”

駱儲:“就像給哪吒的蓮花身注入三魂六魄?”

向今歌認同地點點頭。

“他離職去的那家小型研究所,就是做這方麵的研究。”

駱儲問:“你知道那家研究所的名字嗎?”

向今歌:“意識實驗室。”

駱儲本想在腦中搜索一下這個實驗室,但大腦返回沒有網絡信號時,意識到向今歌還在這個房間屏蔽了信號,轉念想到蕭奇致的警告,決定不貿然搜索可能是正確的。

好在向今歌給他們做了介紹:“我自己沒查過,但是同學會聽好奇的校友們說起過,那是個民間研究機構,老板是一個有錢的富豪,據說無兒無女,錢多得沒處放,就想對科技發展做一點貢獻,號稱願意資助頂級科學家們做各種各樣的研究,隻要提出申請能讓老板動心,就可以得到2-3年的資助。重點是,這個資助不做任何道德和倫理的判斷。”

向今歌癟了癟嘴:“這也導致這個實驗室的研究非常雜亂,橫跨多個學科,醫學、經濟學、天文,甚至還包括一些玄學,看似包羅萬象,一看就不太正經,他們說,網上也有不少關於這個實驗室有很多騙子的消息。”

駱儲有點意外,一個高級技術人才,突然選擇這麼一個去處,也怪不得大家覺得他落差大到要自殺。確實怎麼看都像是從大公司出來後,沒有好的選擇,半年後饑不擇食地選擇了一個騙子公司。

果然向今歌也說:“很多人都覺得蕭奇致離職後選擇這家公司,恐怕是走火入魔了。”

顯然故事並沒有這麼簡單。

“蕭奇致留下的謎題我正卡在一個點上,我解析出來的線索說,下一個線索放在昆侖路24號,我去了門牌所指示的地方,是一個飯店,但我在那裡連續吃了兩天六頓飯,老板估計都以為我被他家的廚藝驚豔了,也沒發現可用的線索。”

“順便提醒一下,昆侖路24號的曉雪快餐,”向今歌露出一個作嘔的表情,“兩個字,彆去!”

“前兩天,同事帶我去了一家據說是桃源最好吃的飯店,那個同事是從冠宇跳槽過來的,他說以前冠宇的同事常常在那裡聚餐,我當時靈光一閃,注意到,那個餐廳的桌位竟然是以道路名來命名的。”

“昆侖路24號,是一個桌號。”

“而桌子下方的抽屜裡,有一本常年做擺設的小冊子,《桃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