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氣的胤禛去問了其他已經建府的兄弟,都有這個莫名其妙的佛堂。問工部,工部說家裡妻妾年紀大了都會念佛,這不是反正都要,不如直接建了。
皇子們出宮建府說帶了錢,但也不能隨便浪費,沒人會去改這佛堂。
誠親王說他看到這佛堂腦子轉得非一般的快,他後院妻妾多,時不時就有爭吵,吵得他腦殼痛,乾脆把惹事的格格送小佛堂待上十天半個月。還彆提,在誠親王後院這麼一搞,小佛堂使用頻率還挺高,基本上一直有人在小佛堂反思,人多的時候格格們在小佛堂還得瓜分地盤。
有了這前例,工部更加振振有詞,說什麼都不肯給胤禛改,問就是雍親王您以後用得上,奴才們就是按常理來建的。
這事吵得兄弟們都知道了,胤禛是這一批受封人中年齡最大的,府邸建得也最快。還在建的幾位爺趕緊把小佛堂叫停,順利改成了其他建築。
到最後倒黴的隻有胤禛,弟弟們有他這個前車之鑒沒掉坑,哥哥小佛堂又用上了。
本來就被皇上說“喜怒不定”的胤禛肉疼地花自己的錢把佛堂改成了常規樣式,那年胤禛窮得禮都要送不起了。
一下子遭受兩次打擊的胤禛把改完的佛堂命名為“寧心院”,以此來提醒自己修身養性,不要再被批評喜怒不定從而被壓爵。
由此可見,被胤禛安排在寧心院的這位還沒來的妹妹,已經被胤禛所厭惡了。
“福晉若是無事,那妹妹我就先走了。”眾人想到這事,沉默了一會兒,李側福晉最先耐不住性子,站起身福了福禮就想先走。
福晉點了點頭,看著李側福晉穿著花盆底,神奇地扭著細腰還能穩穩當當走出正院。
“若是喜歡,就讓奴才們打包帶走,這些都是今天早上我吩咐做的。”福晉看到還在貪嘴啃奶卷的溫瑤,示意奴才們把吃食拎上來。
翠琴指了三個小丫鬟一路將吃食送到各自住處。
“福晉為人真公平,又體恤主子,從我們入府至今一直將自己的吃食發給大家,要是在其他府,這些好東西可出不去各位正側福晉的大門。”素婉邊收拾丫鬟們拿過來的吃食,邊跟耿曼韞說。
“其他府鬨騰著呢,有她們這一對比,福晉看我們當然順眼多了。更何況我們這位福晉當年能被指給四爺就是憑她的鐵麵與公正。”耿曼韞回到,“單一人吃本就吃不完,不如拿來送人情,籠絡人心。你看我們府,剛開始還有些鬨騰,現在除了天天閒著找事的李側福晉,誰會給福晉添堵。就算是李側福晉,現在沒有了和福晉的直接衝突,福晉的麵子也是給的。”
耿曼韞心想:當然以後就不確定了,就算年氏脾氣好,這還有個肯定不安分的寧心院格格呢,能把四爺惹出火氣的可不是一般人。
福晉說是剛出爐的吃食,聽著像是不耐放的點心,其實還有耐存放的乾貨。
像是被裝在盒子裡的燕窩、桃膠,按理說都不在王府侍妾格格的份例裡。
“主子,這還有一把血參根呢。”
血參?福晉怎麼會突然送這種有調經補血作用的藥。耿曼韞眉頭緊皺,實在搞不懂福晉的用意。
“既然送了,那就用吧,你拿一份去大廚房,讓他們加上黃芪、當歸、山藥做份排骨湯,我今天晚上吃。對了,明天拿些燕窩出來,我想吃燕窩羹。”
“是,主子。”素婉拿著血參急匆匆的離開,這種帶中藥的湯做起來需要一些時間,不早點去說,到了飯點就遲了。
說是要趕在彆人前說,但等素婉到時,宋格格身旁的曉英已經在和王德榮吩咐今晚的菜式,李側福晉身旁的玉雪甚至在半路就看見她回去了。
這兩人的主子住得比耿曼韞靠前。
王德榮收下曉英的東西給旁邊候著的小太監,轉頭看見一旁的素婉:“素婉姑娘也來了,耿主子今晚打算吃什麼?”
素婉將血參和燕窩遞給小太監:“就像往常那樣做份黃芪排骨湯,將這血參也加裡麵。明天把燕窩裡的細毛挑了,做碗燕窩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