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衡見陸景山不再發難,問眾人:“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
眾人眼觀鼻鼻觀心,半晌後,朱青陌道:“說起來,江臨死於毒發身亡,案發地點又恰在雲盛樓,此案或許同嘉寧十七年曲尚書被害一案有關。”
這話一出,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前禮部尚書曲興也是在雲盛樓被人下毒害死的。若隻是地點、死因巧合便也罷了,可他偏偏是嘉寧十四年科舉受賄案的主謀之一。
若江臨、範喬的死當真同舞弊受賄有關,案件的性質可就大大不同了。
對於朱青陌的發言,孫少衡不置可否。半晌,他看向一旁默不作聲的姚半雪,“姚知府昨夜是如何同本官講的,今日也同在坐的諸位說說吧。”
唐瓔聽言樂彎了眉眼,差點笑出聲。
真是陰溝裡翻船。
姚半雪怕是不想得罪眾人,才會在昨日主動提出有事要同孫少衡講,為的就是能讓這位欽差大臣快速厘清案件始末,名正言順地全盤接手,可是沒想到,孫少衡還是要讓他自己說出來。
察覺到她的幸災樂禍,姚半雪瞪了她一眼,隨即講起李勝嶼協助生員舞弊的猜測,以及解元和亞元同時帶臭水入考場的可疑之舉。他沒講泄題人或出自在座內簾官中的那番揣測。
孫少衡看了他一眼,也未多說,吩咐屬下:“傳李勝嶼、蔣其正、封嗣過來。”
“是。”
唐瓔注意到,孫少衡念到李勝嶼名字的時候,宋懷州眉毛一跳,眉宇間似有不耐。
李勝嶼很快被帶到,可是無論孫少衡如何盤問,他自始至終都不肯承認協助舞弊的事。
孫少衡的銳眸凝視著李勝嶼,口中滿是威脅之意,這是錦衣衛審人慣用的伎倆,“李大人,你當了一生的刀筆士【1】,清風峻節,在建安也多有追捧者,想必是不想去北鎮撫司那種地方走一趟的。”
李勝嶼還未開口,宋懷州卻先急了,話語間是滿滿的維護之意,“孫大人,還沒個影兒的事兒呢,您怎就急著把昀磊往昭獄裡扔呢?若本次秋闈真的存在舞弊行為,那麼作為直接參與者的解元和亞元豈不是更可疑?”
昀磊是李勝嶼的字,這字還是宋懷州親自起的,取的是光明磊落,胸懷坦白之意。
孫少衡沒有回答他的話。
不同於宋懷州的急切,李勝嶼神色坦然,“請老師、欽差大人明鑒,下官原本在翰林院供職,祖母病危才告假回的維揚。秋闈那幾日,下官一直待在祖母跟前侍疾,根本沒有接觸試題的機會,協助生員舞弊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至於文風的相似之處…”
他頓了頓,“下官不才,而立過半也僅混了個從五品的官。若說唯一的可取之處,便是這生程墨【2】無數。範本刊行後,舉國傳之,若被被那蔣、封二人見了拿去模仿,倒也不是多稀奇的事。”
孫少衡暗自皺眉:不愧是文人,嘴皮子就是利索。李勝嶼是朝廷命官,又是宋懷州的學生,在士子中還頗有賢名。若無證據,他不好隨意動他。
之後的一刻鐘,孫少衡又審了他幾句,見問不出什麼,便差人去核實李勝嶼的供詞了。
隨後,蔣其正和封嗣被帶了上來。
兩人甫一上來唐瓔就察覺到了,那個叫封嗣的亞元神情緊張,而蔣其正卻是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情。
看來隻能從這個封嗣下手了。
同李勝嶼的情況一樣,無論孫少衡如何盤問,蔣其正和封嗣都對舞弊一事拒不鬆口,兩相僵持不下時,唐瓔看向封嗣,淡淡地開口了。
“封嗣,我是江臨的朋友章寒英。”
“妙儀”已死,道信弟子的身份不能再用,為了和江家父子扯上關係,她隻好謊稱江臨的朋友了。
她說話時,孫少衡並未阻止,姚半雪在一旁冷眼旁觀,四位考官的目光齊齊向她射來。
席間眾人神色各異,探究有之,驚異有之,鄙夷亦有之。
封嗣聽到“江臨”二字臉色微變,待他抬頭看見一名額頂光潔的女尼時,眸中劃過一絲愧疚。
唐瓔乘勝追擊,“江臨的父親以前常說,江臨並非天生聰穎之人,能有如今這番成就,全靠他經年來手不釋卷、目不窺園。為了多讀些書,他每日卯時不到就起了,子時才歇下,十年寒窗,通宵達旦,從未有過一刻懈怠。”
女尼的聲音輕柔,說出來的話卻重逾萬鈞,一下一下敲擊著他的良心。
封嗣眼中的愧疚之意更濃,移開眼睛不敢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