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琢給沈榆朋友圈點了個讚。他動了動手指,評論“我們這邊還是夏天”。
沈榆手凍僵了,放進口袋沒再拿出來,雪景固然美,卻還是受不了嚴寒,他索性走進有暖氣的圖書館,在書架之間穿梭,順便借兩本書。偶然看到一本之前沒找到但很喜歡的書,坐下來一直看。
王琢發完評論之後有些揣揣不安地期待。這是他們分彆好久之後的第一句話。但是過了好久也沒看見沈榆的回應,一直被人稱讚心理素質賊好的王琢,又一次打開鎖屏手機,取消讚刪除評論,把手機鎖櫃子裡,進實驗室做實驗了。
何楚黎目睹了全過程。
她起床之後看著外麵白茫茫亮晶晶的一片,背誦著口頭禪“下雪不冷化雪冷”,堅決不離開溫暖的被窩。正躺在床上玩手機,看見沈榆發的朋友圈。“白首嘖嘖嘖。”她悄悄感歎,順手點讚。高一跟沈榆一個班就知道這個人寫作文是真的厲害,現在就算讀數學係也帶著些文人的浪漫呢,還有矯情。
後來刷了一圈手機沒什麼好看的了,再順手點進微信,看到消息提示2,點進朋友圈就看見了老大的點讚評論。她突然心領神會這個朋友圈是發給誰看的,她不太清楚發生過什麼,分班之後提起沈榆對老大而言是休閒放鬆,後來變成了禁忌詞彙。
不過她還是很激動的截圖了。是不是要破冰了!老大終於邁出了一步!值得紀念!後來再刷新一下,發現點讚和評論都消失了。
何楚黎在分班之後是王琢的同桌,她發現語文老師每次複印作文範文發給大家閱讀學習,王琢會很仔細認真地讀沈榆的作文,再收集到摘抄本裡。對於彆的作文他隻會大概看看,然後翻到背麵用空白打草稿,這些作文最後的歸宿是垃圾桶。這種天差地彆的對待一度讓何楚黎印象深刻。
有一回小組討論作文,彆的同學說沈榆的那一篇寫得有些偏離題意,不過是“美人計”版的作文,字寫得好看加上辭藻華麗罷了。王琢拿著複印的文章從第一段開始分析沈榆寫的是如何具有創新不俗套,加之博征旁引可見其閱讀量積累量的深厚,絕不是徒有其表。
何楚黎在一旁看著,突然想到以前課間大家揶揄沈榆,問他怎麼把文章寫這麼好的,是不是讀很多書啊。沈榆當時堪稱大義凜然,義正言辭表示讀書對他簡直是最浪費時間的事情,去打遊戲都比讀書好。
語文課代表一聽就很不屑地反駁:“你就是自稱不讀書的拜倫,結果死後發現其藏書裡滿是注解!”
彆的同學立馬引用網上的流行語,“信你才有鬼了呢,你這個糟老頭子壞的很!”
“嘿,我能是糟老頭子嗎,”沈榆一看有口嗨的場子,興致勃勃加入,“我可是俊小夥子!王琢你說對不對!”
王琢從作業裡抬起頭:“是的是的。”
“聽到了沒,學霸認證版帥哥!”沈榆像是幼兒園裡有家長撐腰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