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甬州城外救孝女 卻說親情濃於……(2 / 2)

玉嬌龍 洪武斌 3557 字 10個月前

若蘭心中隻有公子,且不說救命之恩,就這數日在公子身邊,每日裡飲食就寢,都給以上等房要求。心中甚是感激,便時刻也不想離開公子。時下,公子去了東海,她心中甚是著急,恐有不詳之兆,也就沒顧著青書,兩人走散了。青書好玩,見眼前如此熱鬨,便猜起了燈謎,玩起了花燈,還買許多桂花糕,自在有趣了一番。

東海“一品樓”好生難找,一路行來可是問了不少行人。朱溪來至樓前,見樓上十分熱鬨,有讀書人,有商人,有和尚道士,更有範老爺,賓客齊聚,共賞中秋圓月,千裡共嬋娟。忽聽有人說道:“今甬城賓客齊聚一堂,大夥何不吟詩作樂,痛飲濁酒。”朱溪聞樓上之人自在悠閒,心生向往,直奔樓上而去。

欲上得樓來去,找人要緊。卻被門旁一算命的老道人攔下。那道人生得白眉胡須,卻精神充沛,性情豪爽。定要朱溪與他舉酒來飲,無奈先隻得陪老道人爾。朱溪見樓上賓客已滿,心想:等範老爺,下樓來,再呈書信亦不遲。便應了老道人。他二人暢談開懷,無話不談,猶如酒逢知己。舉杯間,那道人問道:“我見你,匆匆前來‘一品樓’,為了何事?”朱溪回道:“隻因專程來找範老爺,求其允我登‘天一閣’一覽書籍。”“哦,原來如此。”那道人長吸一口氣道。談話間,二人各有情趣一番。

忽然隻聽得,東海口“呯”的一聲巨響。震得樓上樓下搖搖晃晃,眾人驚嚇,水濺四處,海風猛吹。朱溪忙聞那道人何故,那道人捄了下胡子,捏指算來,樂道:“嗬嗬,不礙,隻是水中之物不耐寂寞,來上麵走走罷了!”朱溪問道:“不知是水中何物?”那道人沒回答,揚袖而離去,消失的無影無蹤。轉眼間,便不見那道人,朱溪忙跪下,心中說道:仙人,仙人哪,……

這一聲巨響,更是讓若蘭擔心起公子的安危。她四下裡打聽,終於來到了“一品樓”。見公子正在樓下,心鬆了一下,上前說道:“公子,總算找到你了,”朱溪見若蘭來至身邊,忙起身;並將剛才之奇事告知若蘭,若蘭半信半疑的沒當回事。而問道:“公子可曾見到範老爺,”朱溪一拍腦門,忙來若蘭上樓道:“我儘與仙人飲酒,卻把這事給忘了,快隨我上樓,去見範老爺。”若蘭被公子拉至樓上,卻未見一人,疑惑道:“公子,樓上哪有賓客,和那範老爺。”朱溪不知做何解釋,自言自語道:“怪事,片刻間賓客全無,或是我與那仙人,飲酒過甚,未曾見其離去,怪哉,怪哉!”疑惑間,若蘭見眼前美景,倒賞月,獨自望著茫茫大海,嘴邊儘說些什麼。朱溪回頭望去,走至跟前,輕聲問道:“若蘭,若蘭,你在想什麼爾。”若蘭移身子,水靈靈的眼睛,又似有些淚水;見朱溪,忙撲向其懷裡,哭泣不止。朱溪問道:“若蘭,怎麼了?”若蘭沒說什麼,隻一個儘的哭,朱溪輕撫安慰之。

青書小時,村裡人叫他阿兔,其父乃姓盧,因家窮,故取名為阿兔,望日後好養些。後青書父母過世,便到了朱家做仆人。朱老爺,念其與朱溪年齡相仿,雖是個小,但其聰明機靈,倒讓其做了朱溪的書童,取名青書。這會兒,來到寧波,卻從未見過中秋佳節儘是如此熱鬨,從寧波街道口,到東海海岸,儘是各式各樣的花燈,溪水邊點許願燈,荷花燈。又見生意人在店鋪打桂花糕,便上前買了些桂花糕,又先將桂花糕存於店中,隨後前去“一品樓”亦。

聞得青書之聲,朱溪心想:想必是青書到此,便與若蘭下得樓來,尋聲而去。青書見朱溪與若蘭而來,便上前說道:“少爺,這一品樓好生難找……,少爺可曾遇到那範老爺麼?”朱溪道:“範老爺倒沒遇上,倒是碰到了位老神仙……”。青書奇怪道:“老神仙,老神仙……”疑惑間,卻不知他二人已走遠,便喊道:“少爺,等等我,若蘭,等等我……”

這一番遊戲,本是有趣樂極。三人戲遊與街市,一路上有說有笑,好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