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密碼 二十年前的案件(1 / 2)

鹹魚偵探被迫出道 都勝 4124 字 10個月前

解出來了!

將字母表26個字母按照三個一組分成9組並編號後將拚音轉化為所在組的編號,輔佐以偏移量為4的凱撒密碼,兩相結合才是鬱修年使用的加密方法。

真是想不到時覺得難得要死,完全解不出來,一旦想通又會覺得太簡單了,之前解不出來的自己就像一個傻瓜。

桌麵上多出幾張羅列可能答案的草稿紙,鬱安將已經沒有用的廢紙撕碎後扔進垃圾桶,想了想又從洗手間裡提出一桶水,把碎屑都倒進去。

見字跡被泡糊到完全無法辨認,鬱安滿意地點頭,轉而走向書架。

青田六院。

這就是最終答案。

而鬱安記得自己看到過這個地名,在已結案的檔案中。

找到了。

將檔案袋從箱子中取出放到桌麵上,鬱安捏了捏手指,沒有急著坐下翻看,返身走出書房,在廚房裡找出一包咖啡豆和手磨咖啡豆機器。

喀拉。

喀拉。

緩慢而有規律的聲音裡豆子慢慢被磨碎,散發出咖啡特有的香氣,整個人似乎也能平靜下來。

鬱安呼出一口氣,將粉盒取出,倒進鋪好濾紙的濾杯中,輕輕搖晃讓咖啡粉平整。

水溫已經合適。

水流平穩地一圈又一圈注入濾杯中,咖啡香氣越發濃鬱。

兩分鐘後就能得到一杯香醇的咖啡。

通過這樣簡單而規律的動作,鬱安做好所有的心理準備,端著咖啡又帶上給大腦提供能量的糖果鐵盒回到書房。

羊毛毯蓋在肩頭,小小抿一口咖啡,鬱安翻開青田六院案件的檔案袋仔細研讀。

這是一起二十年前轟動一時的案子,發生在迷霧市鄰市的青田市。

從青田六院的名字來看,這似乎隻是一個普通的市立醫院。

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家精神類疾病專門醫院。

當年對精神病的認知還不深,所以這家醫院也有一個民間叫法——青田瘋人院。

搬出這個說法後,或許很多人會以為這起案件概括起來就是一個瘋子跑出去在醫院附近殺人取樂。

但實際上受害者、施暴者的身份都要反過來。

殺人的是一個在青田六院工作的護工,而被殺死的幾位受害者都是住在醫院裡的精神病人。

被殺死的精神病人無一例外都是有幻覺和臆想症狀的重症病人,一旦放出去不僅會自殘還有可能會傷害他人,因此一直住在醫院裡。

剛開始案件並沒有引起院方重視,隻以為是照顧保護工作沒有到位,讓一個病人躲開了護工和醫生的視線,偷溜到醫院天台玩耍。

最後被發現溺死在樓頂一角三米高的蓄水罐裡。

那時候醫院裡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全部安裝監控,基本隻靠人工管理,所以這樣的漏洞雖然少見,但也並非沒有發生過。

在當年的社會環境中,精神病向來被當作一種不可外揚的恥辱,願意關心患者的都是將人藏在家裡勉強照顧,入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則基本意味著被家人放棄,沒有什麼人會來看望。

好一些的雖然不會看望,至少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寄錢彙款當作醫療費。

更多的則是將人扔進醫院後就消失不見,假裝生活中沒有出現過這麼一個親人,不過問、不關心更不會承擔生活費用。

醫院也沒有其他辦法隻好就這麼讓病人住在醫院裡,好歹餓不死。

青田六院收容的病人越來越多,有的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各種原因被家人用不同借口強製送進來的倒是很快就能出院,自力更生,有的卻是一住就是一輩子。

願意來這種地方工作的人自然也是少數。

出現管理漏洞讓沒有自理能力、無法判斷危險的病人身亡,雖然可惜,但也隻能接受。

後來,事情逐漸不對勁起來。

溺死在蓄水罐的病人隻是一個開始,之後還有各種離奇的意外死法。

爬樹摔下來砸破腦袋,從樓頂墜落,翻花繩用的彩色細繩不知怎得纏住脖子窒息身亡……

說起來都是正常社會裡不可能出現的死法,但放在精神病人身上又似乎任何可能都成了合理,隻能歸為意外。

但是後來,有人發現這一連串意外事故並不是意外,而是謀殺。

是有人借助精神病人思考判斷能力的欠缺和大眾眼裡對精神病人的偏見在不斷殺人。

發現不對勁並且來找鬱修年調查的人,是一位年輕醫生。

他手上負責的一位病人被發現在門窗緊閉的小廚房裡,死於一氧化碳中毒。

小廚房不同於食堂,可以給醫護人員做些小炒、夜宵,提供的菜色比統一的病人餐食好上不少,常有貪嘴的病人偷溜進去找吃的。

廚房大娘還有發現此事的一些醫護人員出於同情都保持了緘默,假裝沒有看到一些食材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