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回京述職的人很多,並……(2 / 2)

皇帝站起身,緩緩地走向殿門,猛的一下子就把殿打開,一陣冷風吹來,將寬大的龍袍吹得向後飄起。

蘇洪被皇帝這一猛然舉動嚇得要死,連忙跑過去說道:“萬歲,現在倒春寒,當心著涼。”

皇帝擺了擺手,示意沒事,看著殿外的重重宮苑,宮苑之外又是另一番景象,雖然已經入春,但是這裡還是燒著銀絲碳,方才冷風一吹,倒讓所有人一個激靈,皇帝微眯的雙眼閃過一絲清冷的精明,幽幽的說道:“外官入京,一向都是要四處走動的,就看他們怎麼選,這京城快要變天了吧。”

要說當今聖上,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英明的君主,文治武功樣樣不差,但是隨著年紀上來了,行事卻越來越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陰晴不定的脾氣在立儲一事上更為突出。早些年罷黜了義忠親王,現在寵愛四王爺的同時,對六親王也是委以重任。

可儲君的位置隻有一個,到底該誰來坐,最多的便是嫡長論與立賢論,以四王爺與六王爺為代表,為此朝野上下爭執個不停。

晚上,林如海還特意把林瑜叫到書房,林如海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你覺得是立嫡長好,還是立賢能好?”

這麼直白倒是讓林瑜有些不知所措,道:“父親,在京城議論這些事怕是不妥吧。”

林如海搖搖頭,道:“無妨,這是在家裡,你我父子閒聊罷了,就當是在討論史書了。”

那行,就當作是在談論史書,“以史為鑒,嫡長繼承製是自古禮法,從夏商到本朝,大多數皇帝都是以嫡長的身份登上帝位的。”

就在林如海以為林瑜是支持嫡長的時候,沒想到他話鋒一轉,又說道:“但是立賢又並非沒有好處,像唐太宗之類,能力突出,也能開創盛世。”

林瑜看著老爹的臉色,有些大膽的繼續說道:“兒子以為,朝代開創之初,朝廷內外局勢並不穩定,內部勢力錯綜複雜,當以立賢最佳,而後天下太平,嫡長之論爭議最少,而且一目了然,相較之下,賢能一說就不確定了,考察時間太長,什麼才是標準也說不好,更容易引起黨政,以至於朝野不安。”

林如海點點頭,深以為意,猛地看著林瑜,鄭重地說道:“你在京城也呆了這麼些天,大大小小的場麵也見了不少,若是你來選,你會選誰?”

“為何要選?”林瑜想也沒想,直接回答道:“選了無非兩個結果,一個是跟對人,飛黃騰達,一個就是抄家獲罪,革職流放,隻是父親,如今家裡,父親母親身體安泰,兄妹和睦,家產豐腴,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何必要去賭一回?”

林如海倒是有些意外林瑜會這麼想,林瑜有著所有人都羨慕的家世,年少中舉,一般的人照他這樣,肯定會被驕傲衝昏了頭腦,但是林瑜卻沒有,反而看得很清,這讓林如海十分滿意,歎了一口氣,說道:“你能這麼想,未付很欣慰,如今儲君未定,朝野上下為此爭論不休,光是這京都,表麵上看上去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暗湧,身為臣子,自當以報效朝廷、安撫黎民為己任,可有些人偏偏卻忘記了‘修身’二字,為了一些虛無的富貴榮華,做一些於國於民毫無用處的勾當,當不如做一個純臣。”

“純臣?”林瑜有些疑惑。

“昔日曹孟德率百萬雄兵,揮師南征,東吳朝內對於降與不降爭論不休,而魯肅魯子敬卻主戰。”林如海講起了故事,道:“為君者若是降了,幾乎沒什麼好下場,而跟著他的臣子就不一定了。管理百姓,具體措施都是需要官員去做的,依著咱們家這樣的家世,官還是有的做的。反過來說,無論那個位置誰來做,隻要家世聲望還在,子孫後繼有人,那家族定能興旺,拿身家性命去賭,那是亡命之徒、困境之人的選擇。”

這一番言論,讓林瑜十分受教,在皇權高於一切的封建社會,林如海的說辭顯得如此‘另類’,卻引得林瑜塵封已久的新式教育蠢蠢欲動。

可偏偏樹欲靜而風不止,很多時候入不入局往往不是自己說了算的。

入了春,草長鶯飛,京城裡幾乎一天一個樣,街道早就熱鬨起來,但是反觀林府這邊卻是一片愁容。

賈敏拉著林瑜的手不住的哭,“西北那是什麼地方,苦寒得緊,瑜哥兒從小在江南長大,便是出門也是小廝婆子媳婦前前後後的伺候著,怎麼吃得了這個苦?”

此刻的林如海眉頭緊鎖,看向林瑜,道:“你再把今日情景細細說一遍。”

林瑜頓了頓,又把已經說了八百遍的說辭又說了一遍。

原來今日林瑜本在翰林院當值,突然就被皇帝叫去,引得眾人羨慕不已,本來進了翰林院,無非就是耗日子罷了,能被皇帝召見一回,都是少之又少,哪兒像林瑜,隔三岔五就被召見一回,要知道,見皇帝一麵就是一次機會,多少人求之不得,像林瑜這樣的,就已經算是聖眷正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