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潁川陳氏。(1 / 2)

高順一見到他,麵龐繃得極緊,渾身像是生鏽的銅製擺件,轉動一下都嫌費力。

在對上劉昀的目光後,僵硬的高順緩緩抬手,向他行了一禮。

“……世子。”

劉昀整理好心緒,笑著與眾人道彆。在離開的時候,他邀請高順同行。

高順梆硬地跟上,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到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劉昀轉過身。

“高兄怎麼會在固陵?”

高順始終沒有抬頭:“陽夏‘以工代賑’的名額已滿,我被安排到固陵,參與工事。”

“原是如此。”雖然不知道眼前的高順是不是三國裡的那個,但劉昀對這名少年頗有好感。見對方緊繃至此,他不由玩笑道,“莫非是我上回給你的‘石蜜’太難吃了,讓你難受至今?”

高順驀然抬頭,下意識地反駁:“當然不是。”

揚聲說完,卻見眼前之人“噗嗤”一下,輕笑出聲。

“不用緊張,我就隨口問問。”

高順抿著唇,沒說話。

上回他猜出劉昀可能是話事之人,但他觀察劉昀的裝扮與年齡,以為他最多就是在縣城的長吏,管著一點銀錢,在縣令那裡能說上幾句話。

雖然後來劉昀丟給他的石蜜,讓他知道對方出自富貴人家,但也完全沒往王世子的方向想。

宗室近親,天潢貴胄,又豈會親自到那偏僻簡陋的地方,為他們解決難處?

然而方才主官的稱呼做不了假,眼前這位和他一般大的束發少年,確實是陳國未來的君主,陳王的世子。

“放輕鬆些,”劉昀瞧見短褐外虯結的肌肉,就知道高順完全沒能放鬆心神,不免有些無奈,“我已將‘借餉’的規程告知陽夏的縣府,那邊的長史是否有與你們闡說?”

“是,我已借到下個月的餉糧。”高順頓了頓,抱拳一揖,“……多謝世子。”

似乎是有些詞窮,高順組織了半天語句,最終隻憋出這四個字。

劉昀看著這樣的高順,在心中摸了摸下巴:“過幾日我要前往潁川,你要不要隨我一起去?”

高順又是一陣停頓與斟酌:“任憑世子差遣。”

“與我說話不用這麼正式,我們年齡相仿,應該更有話題。”

“……不敢。”

劉昀故意逗他:“不敢什麼,不敢和我年齡相仿嗎?”

“……”

眼見高順越發僵硬,劉昀見好就收:“安心吧,工錢照算,不會虧待你的。”

高順驀然抬頭:“屬下並非這個意思——”

卻看到劉昀彎起的眼,高順默然。

“這不是可以抬著頭說話嗎?一直低著頭,我會誤以為你的頸部不適,需要貼一貼藥草。”

劉昀踢開腳底的石子,“走吧,與管事的屬官說一聲,隨我回去。”

高順默然應下。

劉昀找馬坤說了“武器庫”的事,便帶著高順回到陳縣。

他讓高順在官設驛舍中住了一晚。第二日,車隊安排妥當,整裝待發。

此行,除了隨行的部曲與侍從,劉昀還帶了商行的第二負責人,以及剛剛加入陳國大家庭的張遼和高順。

張遼與高順分彆騎著馬,綴在劉昀身後。高順早已認出張遼,但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之搭話,而是獨自牽引馬匹,緘默地垂首,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辰時,一位穿著騎服的女郎牽著通體雪白的挽馬,從王府走出。

她不過十二三歲,行至間帶著颯爽的英姿,正是陳王之女,高賢鄉主劉儀。見到劉昀,劉儀將馬繩丟給侍從,小跑著趕上。

“阿兄!”

劉昀轉身,將懷中的紙包遞給她。

劉儀杏眸一亮,悄悄打開指縫,看到露出的一角糕點,連忙包好,故作老成地裝進包囊裡,矜持而優雅地道謝。

“多謝阿兄。”

屬官清點人數與車架,核查無誤,上報給劉昀。

“啟程。”

一聲令下,車隊緩緩向前。

……

大約花了半天的功夫,他們成功抵達潁川許縣。

這一路十分順利,並未碰到任何山賊與變民的侵擾。劉昀遠遠望著外城的輪廓,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奇怪的感觸。

許縣,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改名,成為許昌。

這就是多年後,被曹操父子設為國都的地方?

在距離城門一裡的位置,陳家早就派人前來迎接。

站在最前方的是一名帶著進賢冠的青年,蓄著兩撇整齊的小胡子,看上去老練而持重。但他的下頜卻是刮得格外乾淨,一如他站在路邊的儀態,清爽而嶄齊。

儘管素未蒙麵,劉昀卻第一時間升起一個預感:眼前這人就是他的表兄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