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正文的補充和一些無關緊……(1 / 2)

是的我又來碎碎念了,是我對這個故事的個人理解和文中一些意象的解析,還有些無關緊要的話。

信手寫來沒有邏輯,還請願意讀下去的各位不要介意。

這個故事是在半年多前,也就是我高二時完成的。在寫了很多美強慘女主的情況下,我突然想到:要不要嘗試寫一個真正的,現實中可能存在的,普通的女主呢?於是就有了夜彌亂也——我所有作品中,最平庸的女主。

她有她的懦弱,亦有她的堅強。但正如文中所說,她是暗夜,襯托恒星的暗夜,她並沒有強大到可以與過往決裂的程度,哪怕身邊有恒星停留也依舊如此。

亂也的生日是6月22日(夏至日),而徹也的生日則是12月22日(冬至日)。但姐弟倆的生命卻與對應的生日相反,徹也才是那擁有最長日照的耀眼的夏至日,亂也隻是寒冷而缺乏光照的冬至日。

寫文期間正好在看《空之境界》,覺得正好合適這個故事,就拾人牙慧化用了奈須蘑菇不少句子。

這裡是對文中關鍵意象的賞析,僅僅是我作為作者的觀點。

①“俯瞰風景”:《俯瞰風景》中有提到,站在高處看事物,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遠”,就像地圖再大,也要知道自己在哪才安心。而亂也的“俯瞰風景”,便是遠離人間煙火,與周圍環境割裂開來的,一種無法融入的孤獨的表現。對身邊的世界而言,她一直是一個“俯瞰風景”的局外人,不知自己身處這偌大地圖的何處,即不清楚自己的社會定位,帶著與大地過於遙遠的不安感生活。

②“飛翔”:沒有生物會終其一生翱翔於天,但“人類向往天空”,而“飛翔”是人類接近天空的方式,就意味著“飛翔”是人類對希望與夢想的無畏追求。所以,亂也認為自己隻能像巫條霧繪般懸浮,無法飛翔,暗示的是她沒有勇氣改變現狀,無心追夢的心理。她保守,不願懷抱希冀的性格,注定了她對生命沒有足夠的熱愛去讓她“飛翔”。

③“夢”:“夢”是潛意識的造物,也是虛無之物,是注定醒來的假象。亂也將與光來一起的一切都稱之為“夢”,是她對於光主動向她而來的不真切感,已及確信光來在自己生命中終將消失的篤定。同時,全篇緊扣“夢”,也是為了給文章增添一種飄渺的哀傷感,不過這一點由於文筆限製應該沒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