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吳軍放出風聲,言大都督……(1 / 2)

吳軍放出風聲,言大都督傷重行動不得。曹仁得知後,便親自督軍到周瑜陣前。周瑜在軍營現身,激厲士氣,出其不意掩殺而來。曹仁見狀便撤退,雙方如此來來回回若乾次交鋒。此間,孫權為策應周瑜攻勢,派兵包圍合肥,但不幸折了大將太史慈。經過半年的時間,曹仁終於因為孤軍無援,損失甚重,遂被迫放棄江陵。

南郡終於被攻克。孫權彆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又拜呂蒙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

沒過多久,一條傳言引出了悍然大波:劉備親臨公安,遊說吳候孫權,要以交州北部各郡換取南郡南部的江陵周邊。橈是周瑜治軍嚴謹,但這一消息與剛剛經過惡戰的江東子弟太過於息息相關,流言傳得飛快。等到魯肅悄悄造訪周瑜大營的時候,各將士已經知道大耳劉要來“借荊州”了。頓時軍中一片嘩然。東吳將士流血流汗苦戰年餘用生命換來的荊州就這樣“借”給劉備?!將領們怒火衝天,齊齊聚到周瑜的住地,要求立刻上書主公收回成命,嚴懲主張借地者!

身為主帥的周瑜更是酸甜苦辣彆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心裡明白,魯肅此來,乃是作為孫權的代表來說服他這水師大都督的。今時今日的孫權,早不再是當年在舒城時跟在伯符身後那個慌張失措的小男孩,也不再是初繼大任隻會痛哭流涕的少年。赤壁大戰的熊熊烈火不止是毀滅了曹操百萬大軍和一統天下的野望,也點燃了年輕君主翱翔萬裡氣吞區宇的信心和雄心。

他到底有自己的主張了。

魯肅到達當晚,周瑜隻邀了程普在帳內坐陪。他問帳外還有誰,親兵答道,隻有偏將軍呂蒙便服逡巡,嚴令百步之內任何人不得進入。周瑜一笑,點點頭。

呂蒙手扣劍柄守在帳外。他不擔心彆的,隻擔心萬一那幾個一點就著愣頭青得知魯肅來訪,就恨不得要把堂堂魯大夫點了天燈。今天他不得不屈尊作一次都督的親兵。

帳內,三個人對燈枯坐。青瓷甌中的茶湯,已經漸漸冷了。

魯肅對周瑜有指囷相贈的恩情,周瑜則引薦魯肅投奔東吳,一路扶持不遺餘力,可謂亦師亦友,江東群僚中二人最為相契。分彆日久,都覺得有滿腹的話要跟對方講。可真到了事畢人靜,可以安靜對論的時候,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談起。寒暄一陣後,竟冷了場。周瑜隱隱覺得,他和魯肅之間,就象有一層淡淡的隔膜,有些事已談不到一塊兒,再沒有當年兩人心有靈犀般的默契。自赤壁大戰後,兩人已難得見麵,周瑜苦戰南郡,魯肅則一直伴隨在吳侯孫權的左右。而每次見麵,隻要論及孫劉聯盟,總是不歡而散。

在周瑜眼裡,孫劉聯盟是一個幌子,是一枚棋子,是台上戲子的戲服——表麵上富麗堂皇,實際上一無是處——有用時,能用時,他不反對用,沒用了,甚至有害時,棄如敝履,毫不留情;魯肅則不同,自戰前他以吊唁劉表的名義到江夏會晤劉備,邀請諸葛亮來吳,誰都說他是孫劉聯盟的始作俑者。大戰的輝煌勝利,使他堅信聯盟對東吳有百利而無一害,劉備是東吳可靠的盟友而非敵人,誰對聯盟有破壞,他都要力爭駁斥。

呂蒙在帳外留神,隻聽得魯肅的言語。“劉備推出劉琦為荊州刺史,現在劉琦自稱父職,我們也不好反對。即使劉琦病重,劉備以皇叔身份接手荊襄,也是民心所向,令我們的強硬態度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交州的蒼梧太守吳巨原本投靠了劉備,我隻需派人接手,不動一刀一兵,從此南海之濱便成為我主疆土…“

“另外,占據江陵後,我軍承擔了整個荊襄地區來自北方的壓力。而在淮南,徐州方向,曹賊也虎視眈眈。再者江東內部山越尚未完全降服。我們把江陵轉移給盟友劉備,正可以緩解自身緊迫之感,同時將劉備的軍鋒直指曹操。這正是多操之敵而為樹黨的好辦法啊。“魯肅沒有注意到對方的沉默,侃侃而談。

“子敬又見過劉備了?”周瑜終於淡淡問道。子敬一時沒覺察周瑜的變化,顧著興頭說:“路過公安,玄德親自迎接,熱情非常。對了,他還托我問候你呢。”周瑜似笑非笑地哼了一下,道:“子敬是實誠之人,你隻看到劉備現在對我江東俯首帖耳,焉知此人是暗裡隱忍過人的奸雄。你也知他以往投靠的人的下場。呂布臨刑前想讓劉備為他說情,他不但不說,反而落井下石,呂布臨終恨語‘是兒最無恩信者’,子敬莫非不知麼?! 而他居然還有仁厚的名聲!”

程普點頭歎道:“這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可怕之處。”

魯肅呆了半天,搖搖頭說:“此一時彼一時。玄德於窮困潦倒之際得我江東援手,方能火燒赤壁,遠遁曹操,得荊南四郡立足,眼下又與主公有郎舅之親,我以恩信待他,豈是呂布袁紹劉表可比?他又豈能無情無意?這不有損他謙謙君子之風仁義之名?”

周瑜冷笑道:“子敬當年還說和子布說不到一塊兒去,我看你這書生意氣倒和子布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隻怕你要做謙謙君子,彆人卻未必!” 子敬也急了,脫口道:“千說萬說,說到底不就是玄德說過你‘恐非久為人臣’你耿耿於懷了麼?!”

帳外的呂蒙一怔,隻覺太陽穴發熱,就想衝進帳裡把魯肅一腳踹翻。

魯肅話一出口就後悔了。程普已經變了臉色:“子敬不得妄言!”。

周瑜慘然一笑。“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十年前將兵赴喪,他就預料有這麼一天,是以在孫權麵前他做足臣子身份,哪怕孫權還隻是一名將軍,哪怕眾人為禮尚簡,哪怕在孫策麵前他也從未行過如此大禮。但是,終於還是來了。風起於青萍之末,挑撥來自最諳於此道的對手。輕輕一句話,卻殺機四伏。

周瑜凝視著魯肅,最後,還是歎了口氣:“子敬,請你回複吳候:南郡我不給,因為一者,江陵是進軍中原的跳板,又周邊地勢得天獨厚,是扼守長江的重鎮。二者,占領江陵,等同占了一半的長江天塹。劉備若得南郡,就會居高臨下對我江東形成壓迫之勢。三者,此地是進出巴蜀的必經之路。如果要取漢中,非得此地不可。”

他站起來,冷笑一聲:“非我擁兵自重。吳候若是不放心,取走我的虎符便是,周瑜決不為難主公。”

帳外的呂蒙和帳內的程普不由同時叫出聲來:“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