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商開啟了封建政治基本形態,那麼周則定形封建政治核心
曆代都在周的思想上發展出屬於自己政治思想。
我們總結一下:周朝對內宗教為核心,對外用分封天下團結人心,以禮樂製度來規範各階行為。
用‘德’成治世治國的核心,即‘敬天保民,明德慎罰’來維持周朝秩序
而讓這套理論最後立起來的點在哪裡?】
天幕突然出現肅穆莊嚴的四個大字:
周公還政
眾朝聽罷紛紛讚歎:周公,元聖也!
而朱元璋卻開始嘀咕:周公確是聖人,但這天幕不會把史書從頭講到尾吧?
那輪到他們明朝時要等多久?
天幕的聲音柔和了許多【克殷周立後,明君周武王在開國三後駕崩,年幼的成王繼位,為穩定朝政天下,周公在旁輔政,七年後還政於成王。
周公的行為是什麼呢?諸侯臣子的德,則是要聽王令,輔助君王,佐成明德之君,共創盛世。
所以周公立禮樂製度,卻沒有因身處高位而有所僭越,這便是臣子的‘德’,言行一致。
因此‘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才能流傳至今啊!】
秦始微眯雙眼,思索著後世的治國之策,是德嗎?
不對,天幕與其說周公德行,不如在宣傳德行。
想到天幕所言西方,他突然升起幾分好奇:後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天幕突然變得感歎:【周公的行為,跟殷商‘商元聖’伊尹一脈流傳,此‘臣德’被後世並稱伊周,這樣的臣子就是曆代王朝的白月光啊!
上能定社稷,下能安民,這樣的臣子何其稀有?
若說‘千古一帝’是帝王的稱號,那麼‘元聖’是眾臣子夢寐以求的追求】
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四字出現在天幕之上時,眾朝有誌皇帝呼吸一窒,他們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地治國是為什麼?
除了想創造一個的天平盛世的天下實,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外,不就為點身後名?
秦始皇矜持地點點頭:朕為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
漢帝劉徹磨刀霍霍:待朕斬了匈奴,當是千古一帝
才登基不過三年的李世民挺胸:前進,朝著千古一帝前進!
宋朝趙匡胤摸著地圖:等我收複燕雲十六州,千古一帝自然加身
才封禪的趙真宗:氣虛瞅天幕,或許...應該...是??一帝吧?
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劉邦:朕布衣登天下,由後人說吧!
剛決定假年後立無字墓碑的武則天:功過是非,皆由後人言!
大馬金刀坐在椅上的朱元璋:千古一帝,古來今往有幾人能達?
暗自寫著爹爹愛我的朱棣:朕做得千古一帝,是不是表明朕比那不爭氣的侄兒強?
眾皇帝目露期待,期望自己的名字能從天幕中傳出,傳至天下,讓天下人皆知聖德,那是對他們最大的嘉獎!
可惜皇帝意誌再強,也強不過PPT上的內容:【可惜後來力致做‘伊周’的臣下,除了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蜀漢諸葛亮丞相外,下場都不太好。
讓人不得不感歎,若多幾人‘伊周’之臣,在王朝危機時,是不是不會發生更多的流血事件,能多活一些百姓?】
聽到蜀漢,在到諸葛亮三字,站在殿前聆聽天幕的劉備,一把拉住身旁諸葛,淚水簌簌而下,哽咽不已:“先生辛苦啊,備無用,勞累先生啊!”
諸葛亮亦握緊他的手,正色道:“為興漢誌,不致勞苦”
兩人君臣相合,而一旁的關羽張飛對視不解:丞相可是做了那‘伊周’之臣,元聖!兄長怎麼倒傷心呢?
劉備拭去眼角淚水,緊緊地握住諸葛亮的手,親身請先生入座,又讓二弟三弟上座,才咽著聲音道:“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是備無用,讓先生活活為漢熬儘心血啊!”
天幕雖隻泄出短短幾字,劉備敏銳地從中窺得這四字時的漢政局勢?
定是漢困頓於蜀,天下局勢危急,才會逼得先生不得不以身為前驅,拚死到最後一刻!
甚至有可能他走在先生前麵,劉備通紅的目光掃過二弟三弟,怕是兩位弟弟也跟他而去了吧?
吾兒無能,累得先生嘔血啊!
聽見解釋的關羽頓急,忙勸慰道:“兄長彆急,咱們多請點人才回來,幫丞相分擔政務,定不教丞相勞累”
一旁的張飛緊緊跟隨:“就是就是”
諸葛孔明輕搖羽扇,抬頭瞻向天幕:若能實現漢誌,死又何妨?
【對‘元聖’遙不可及,漢又須‘列為爵候’才能享用諡號不同,唐太宗重視文武官員諡號;給眾臣有了新的追求目標!
不同功績評不同諡號,如‘文正’‘忠武’是群臣夢寐以求的最高諡號;
後世更有臣者,在離世前還心心念自己諡號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