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食死徒》一文的文案,排版沒有什麼可挑剔的,非常漂亮,整個文案十分清爽乾淨,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如果真的要雞蛋裡麵挑骨頭,或許就是“記憶記錄人是她安德羅莫達·馬爾福”這句,“記憶記錄人”一詞讓人無法產生直觀理解,以及“她”和人物全名的連接使用有點畫蛇添足罷了。
從文案上,讀者已經能夠意識到《食死徒》這個故事想必不會是一個happy eanding,這確實也如作者在文案最末端寫的,讓“很多人都因我的文案中濃厚的悲劇色彩急速退散了”,在此處就關閉了《食死徒》的窗口。不過,閱讀《食死徒》給我的感覺,作者是因為有愛才寫這一個故事,而不是單純為了追求點擊收藏什麼的,既如此,請堅定不移地按照你心裡麵想要述說出來的故事接著描寫下去。雖然悲劇與悲劇結尾在網絡文學中並不是特彆的有市場,但是有的故事,正因為它是一個悲劇,才更顯得美好與難能可貴。
一個忠於原著、不美化不黑化不誇大、走正劇路線的以Voldemort為男主角的言情小說,想要走出輕鬆喜悅的一般言情小說的過程是讓人難以想象的,對這樣一個……反派而言,死亡是他最終的結局——對愛上他的人來說,故事也必然在此告一段落。
換言之,既然悲劇是《食死徒》不可避免的結局,那麼如何將這個悲劇講述得引人入勝,就是要交給作者考慮的問題了。
私以為,對於網絡文學的小說來講,文案決定了閱讀作者這本小說的受眾群體,也決定了一本書未來的人氣;而小說的前三章,則決定了繼續閱讀此文的讀者都是些怎樣性格的人。反過來說,作者的文案與文風相符,這篇文就不會流失潛在讀者;而作者的前三章筆力如何,將讓讀者決定是否繼續閱讀下去。從這一點看,作者將《食死徒》的文案臻至完美,但是前三章——還有待改善。
第一章其實是故事的引入點。雖然說對於一篇網文來講,前三章至關重要,但是不是所有的讀者都會閱讀三章才決定是否追下去看的,更有甚者,是由第一章來決定。那麼對於《食死徒》一文來說,第一章的核心,就是開篇三段以及最後兩段。中間?噢!抱歉!那個叫安德羅莫達的女孩如何——有什麼關係嗎?
說到安德羅莫達,不得不說,閱讀文案的時候,我以為安德羅莫達就是女主角的名字。雖然通過閱讀後文,我意識到,文案上的這個名字不過是作者筆下《食死徒》這個故事裡,此書的作者,但是網文從來不是一個會讓讀者全部都耐下心來細讀的文學作品,這種情況下,是要維持自我風格沿用舊文案,還是迎合大眾口味,是等待作者自行決定的——雖然我個人認為,會寫《食死徒》一文,作者已經很明確地表現出了自己的個性。
既然如此,那麼《食死徒》恐怕不能成為一個大人氣的作品,但是作者的自我堅持與對它的愛,卻仍舊能夠讓這本書成為一本不錯的讀物。
等等,我們跑題了,於是回到原來的路線上來——前三章如何吸引讀者。
從第二章開始,故事進入正常敘事狀態。於是故事沿著《食死徒》一文真正的主角的視角,開始了——然後寫書的人,將它轉換成了第三人的視角。同時,這個故事是真正意義上的雙線進行——一條是安德羅莫達·馬爾福的曾祖母的記憶,另一條則是安德羅莫達·馬爾福在現實中觀看這些記憶的過程。
雙線進行的故事,對於一部分讀者來說,或許是一種不小的挑戰。因為網文更訴求的是快餐式文化,以放鬆作為主要目的的閱讀過程中,出現了需要大量記憶及動腦的文章,並不那麼受讀者喜愛。
誠如作者在文案上所寫,《食死徒》的故事,走歐美風,有翻譯腔——這是萌點,也是對一部分人來說,不討喜的原因。這是對《食死徒》這個故事來說,最根本的分歧,卻也是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選擇支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