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漫長的靜流——評《當世界失去你的時候》
看到一半,赫然發現原來此文前麵還有一前傳,曰《夜叉禁獵區》,心中不知為何,竟升起一種彆樣情感。大概是對一片悠長的時空在文字上竟能如此輕鬆轉換的感慨與敬畏吧。《夜叉禁獵區》是沒時間看了,隻能先看這部後傳,看看那些曾經作為主角的人的後代們,看看時空轉換後,他們如今都過得如何——也隻有在文章裡,人類才能不耗費過多的青春,就可以做一次歲月滄桑的見證人。
一切都宛若漫長的靜流。前傳與後傳(正傳),跨越了時空與兩代人的漫長;文風低調、幽怨的漫長;情節舒緩的漫長;還有那些漫長的等待,在寂靜中等待歲月的變遷。這就是這篇文給我最大的感慨,這是一個褒義的評語,也是一個貶義的評語。讚揚那份幽靜與深遠的氣氛,小小的批評一下那略顯拖遝、一口氣喘不到頭的故事情節的缺憾。
讓我們從最開始看起。
《當世界失去你的時候》,這個文名可真是有點長了——漫長的靜流。樸素的文案,一眼帶過,直接進入了正文部分。開頭是一篇文章的重頭戲,讀者們將從這裡對作者的文筆、情節、萌點、懸念進行一個大致的評估,再判斷出自己是繼續讀還是棄文。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讓我們看一看作者姑娘這篇文最開始的幾個章節。讀後,感覺總體而言,作者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是個彆詞彙的搭配有些牽強,譬如“這裡跟貧民區陰冷潮濕的上空比起來,自是不一樣。”——這是一句很讚的話,因為講得乾淨利落,但這也是一句值得推敲的話,因為還有修改的空間。大概作者是為了烘托那份幽冷的意境吧,但總覺得“上空”二字放在這裡,有點勉強甚至不必要,換一種規矩的說法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與貧民區的陰冷、潮濕相比,這裡自是不一樣。”當然,我承認這樣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一般如果不仔細推敲——大部分讀者也不會過分推敲,是看不出什麼大礙的。但即便如此,也要儘可能地在鋪陳幽冷風格的同時,把握一下詞彙的精準。因為找茬的人,總是有的。若能在行文過程中就做到“琢磨切磋”,力求每個字、每個詞的合理、巧妙運用,何愁文筆不提高呢?
我很高興作者很快為我們呈現出了情節的衝突和懸念——一篇文章吸引人的重點之一,無疑是劇情的衝突和懸念,若能在開篇就把這些都抖出來,自然更容易吸引讀者的心。而作者在這一點上做得還是不錯的。“買主”、“遠離舅舅”這幾個字,都能成功地勾起人們對女主A千夜(鬆田千夜?)境遇的好奇。尤其是後幾段,通過舅舅、舅母的對話,對千夜進行了一個小的側麵描繪,這個寫作技巧用的很不錯。而在後文中,幾乎一章一情節的形式也讓文章沒有落入拖遝的圈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