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份禮,一個下午當然說不完,將近酉時蕭琰向兄嫂告辭,行禮起身離去後,蕭琮就歎了口氣。
沈清猗凝眸,“四郎?”
蕭琮歎道:“你應該已看出來了,阿琰是習武的。”
沈清猗點頭,“嗯。”
大唐武風盛行,世家子弟隻要有根骨的,不分男女,從小都會習武,如蕭琮和她這般的,都是從小病弱以致傷了根骨不能習武,沈清猗眸底冷色一哂。
但她在沈氏見多了習武的兄弟堂兄弟,還有根骨很好被允許習武的兩個姊妹,身姿、步伐、呼吸都與尋常人有差異,她觀察力本就細致,又是學醫的,這方麵更注意,和蕭琰初次見麵她就看出,眼前的少年應該是過了明勁期,已經進入內家的引氣境了。
蕭琮說出蕭琰的身世後,她當時就生了疑惑:蕭十七是跟誰習武?
一個被幽禁的孩子,國公府不應該有人教其習武。若是景苑的人教的,那是商娘子身邊的人,還是商娘子自己?
但沈清猗並沒有順話詢問下去,一則蕭琮未必清楚,二則即使蕭琮清楚,她也沒有好奇心去探尋清寧院的秘密。
蕭琮很早就知道蕭琰習武,當年竹溪初見後,蕭承忠就稟告他說:十七郎君下盤很穩,應該紮馬練樁好幾年了,且身姿矯捷,臂腿有力,應該已經習拳腳了。
蕭琮不知十七習的什麼拳法,便選了一部《五行拳》,讓蕭承忠夜裡去景苑外扔進牆去。這是道門流行世間的基礎拳法,很適合初習者,但經過蕭氏改造,更加孔迅猛,更有搏擊力量。
他又抄了幾份不算蕭氏秘方的藥浴鍛體方,和藥材一起裝箱,仍讓蕭承忠在夜裡扔進去。之後,每三個月蕭承忠都會去扔一次藥材。蕭琮不敢太頻繁,若讓人注意到他在關心景苑,恐怕對清寧院並不好。
這一年七月過去了,冷秋寒冬來臨,又過春寒。當蕭琮再次見到這個孩子,已經是次年的夏五月了,蕭承忠說:十七郎君應該習刀有一陣時日了。
應該就是在他沒見的這大半年裡開始習刀的。
蕭琮又欣慰又難過,蕭氏子弟有根骨的,都是從五歲起紮馬,六歲練五行拳,七歲習五行刀,八歲習橫刀……阿琰在習武,那應是商娘子身邊習武的護衛或侍仆在教導,但蕭氏橫刀不能外傳隻能由蕭氏的人教。蕭琮隻能選了一部《五行刀法》讓蕭承忠夜裡扔進去,這刀法也是道門傳出,雖然經過蕭氏改造,但和《五行拳》一樣,河西軍的武騎營也能修習,不算蕭氏不外傳的秘技。
五月第二次見阿琰時,蕭承忠就稟告他說:十七郎君氣盈神滿,應該點竅成功,已經入引氣境了。
蕭琮又是喜又憂。
喜的是阿琰跨過明勁進入內丹境;但按這進度,阿琰的習武天分不算絕佳。若放到外麵,八歲入引氣境,那肯定是天才;但在蕭氏,就不算出色,隻能說中上。阿琤五歲入引氣境,阿玳也是五歲入引氣境,阿琰比他們晚了三年。
蕭琮又思量,或許這跟阿琰的習武環境有關,畢竟,她不是蕭氏教出。
又一年,蕭承忠稟告他:十七郎君已是聚氣境了。
這年蕭琰九歲。
蕭琮喜後又心歎,阿琤阿玳都是七歲入了聚氣境。
阿琰的武學教導,他得好好想想了。
蕭琮對沈清猗道出他的憂慮:“阿琰快要滿十二歲了,我擔心景苑教導阿琰的人,武道有限,會耽誤了阿琰。”
沈清猗微微凝目:蕭四這話透露出來了,是商娘子身邊的人在教。這當然不能和蕭氏的習武資源比。
“蕭氏橫刀阿琰也早該學了。”蕭琮又歎,“還有其他課業,我恐商娘子一人顧及不周。”
沈清猗頷首道:“四郎擔憂的是。”商娘子一個人的教育,當然不能跟蕭氏,一個甲姓世家積累幾百年的教育相比。她順著蕭琮的話說道:“四郞有此慮,和十七弟提一提,想來他會理解你的苦心。”
蕭琮雙眉舒展,看著妻子說道:“我也這麼想。”
沈清猗又凝目,蕭琮可不是“也”這麼想,而是早這麼想;這會和她說起,不是一時心憂感歎向她這個妻子傾訴,分明是有目的。
隻不過,她沒打算拒絕。
晚食後,夫妻倆在中庭回廊消散一陣,又回到書房繼續處置禮單。
次日申時,一千份禮的處置和個彆禮的回禮以蕭琮的顏體小楷錄在白宣卷軸上,送進了國公府的前院。
……
申時二刻,梁國公從大都督府下衙回來,大主管蕭存貴立即攜了回禮單入內稟報。
卷軸長幅在闊大的黑檀漆金書案上展開去,蕭昡目光敏銳如鷹,一目瀏覽過去:
齊王賀禮之王羲之《上穰帖》,回禮太子;
太子賀禮之鐘鷂《宣示表》並嵇野琴一張,回禮齊王;
……
安北大都護賀禮之皮裘諸物,分贈府中兄弟姊妹;
安西大都護賀禮之《青唐風物誌》,贈顧長史;
劍南道總管賀禮之《廣陵散》嵇康手本,贈任先生;
……
秦州刺史賀禮之一應佛物,孝太夫人;
靜南軍軍主、振武軍軍主、驍騎軍軍主賀禮之寶刀,分送二郎君、十四郎君、十九郎君;
……
一邊看著,蕭昡唇邊笑意越來越盛,看完起身踱了幾步,說道:“這麼看來,除了藥材收下了,其餘賀禮都分了出去?”
“是。”
蕭存貴喜滋滋的回道:“四郎君這分派,當真讓人服氣。頭回理事,就做得麵麵俱到,讓人挑不出刺來,不愧是阿郎親自教導出來的。”
蕭昡哈哈大笑,“你這老骨頭,越來越會說好話。”心頭卻也得意。
這派禮是細致活,不僅要洞悉府中各人性情、喜好,才能送禮得人喜;還得不偏不倚,兄弟姊妹間就要顯出公正,不能重了誰,也不能輕了誰;但也要分出主次,誰該孝敬,誰該喜愛,誰該敲打,誰該示以親近,都須在派禮中表達出來。一份禮派得不對,不僅送了禮得不到好,還會招人記恨。這都是學問。
而承和院的處置甚合蕭昡的心意,甚而比他想象中做得更周到妥貼,尤其以太子齊王之禮互回,堪稱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