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之前全年級集體情緒低落誘發了語文組的改革,每月四次周二下午的“語文統測”兩節連堂課,安排改成了“一次看電影,一次寫作文,一次做試卷(不含作文),一次講卷子和作文。”
當然了,大家關注的重點顯然是……
“看電影!”
當然既然是一個年級同一時間段,電影不是隨便看的,也不會讓我們白看,而是要輔以讀寫一體訓練講義,以及寫作破題和應用練習,讓我們把電影內化成自己的作文素材。
像午休時那樣拉上窗簾,關門關燈,教室陷入黑暗,但回過頭會發現每個同學的麵孔都被屏幕照亮。11月5日,第一部電影是《大魚》。這是唯一一部老師沒有要求成為我們的素材,甚至課堂都沒講解過的電影,關於語文組為何把它放在第一部,有何用意,隻能靠猜測了。
這是一個亦真亦假的童話,故事裡的人講述過去的故事,這就是童話的魅力,你可以質疑,也可以選擇相信,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查證。在之後語文組透露的片單裡,《大魚》對應的主題是“成長”。為什麼是“成長”?
“我不認同!”洛以前說過,假期無聊時曾經順著豆瓣Top250一個電影一個電影看下去,她之前肯定也看過《大魚》,“雖然主角隨著電影播放,從小男孩長大成電,父親也一步步衰老直至死亡,這部電影的主題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人生,但肯定不是‘成長’。”
會不會是我們閱曆不夠,沒法理解老師的用意?這個問題我沒敢提出,隻是說:“父親一遍遍講述自己的故事,讓他也變成了故事本身。我們可以選擇看見和過平凡的日常生活,也可以選擇在這之上,在一個幻想中的美好的詩意的世界裡生活,這可能才是電影想表達的。”
“不論如何,當推開窗看見一片黃水仙花田時,我突然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現實中,我的確明白,根本不會有人送我一片花海,但是,在夢中什麼不可以呢?鮑勃·迪倫說過,“真正自然的是夢境,不受自然的腐蝕。”
洛點點頭:“雖然是二刷,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父親的葬禮上,每一個故事中的人物原型都出現了,這說明在父親不斷敘述著他的故事時,即使很久沒有見到,他生命裡的每一個人都能陪伴著他,父親也從未忘記他們。‘不忘’,可能是朋友臨彆時的最高待遇了。”
“你還記得周末跟我說的話嗎,今天看完電影後,我突然覺得,附中的傳統絕對不是光靠我們學生自己傳承和維持的。”畢竟,後天就要期中考試了,語文組不會不知道的。
真的,我覺得應該相信自己的判斷,我們都高三了,肯定有比看電影更加高效、直接的知識傳遞模式,但是他們沒有這麼選擇:“至少這群人文學科的老師,一定不會隻用分數來衡量孩子們的成長,他們一定能在高壓下,給我們灌輸‘關懷’‘夢想’‘人道’的概念,‘批判’“獨立”“自由”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們帶著承重的鐐銬也能享受舞蹈,一定是這樣的,放心吧。”
“笑,謝謝你還記著我的擔憂。就算是畢業後分開,我也會一直記住你的。”
“你也會成為我故事的一部分的,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