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專此時已經排得離鋪子不遠了,他好奇地看了眼剛剛掛上的木板上的字:“甜芝麻青團、(辣)鹹筍肉青團,每人每樣最多五個。”不禁哎呀一聲:“每人隻能買十個?那怎麼夠?”
呂嫂子一邊繼續做青團一邊接聲道:“青團用糯米粉做的,不易消食,天氣漸熱也放不久,買多了就免不了吃多,傷了食就不好了,嘗個鮮也就罷了。”
劉懷專“噫”了一聲,他剛才看呂嫂子做青團的,甜芝麻青圓個子真是不大,大餃子青團雖然大,可是才五個……,忙道:“我們家四兄弟要吃,這……也太少了。”
呂嫂子溫聲道:“這街上另有彆家也做得好吃早食,客人多走幾家罷。”
劉懷專因長著一張容長臉,挺鼻薄唇,溫和可親,旁人見著親切,便笑著提點他:“所以你家應該全家人都來排隊,我家就一家三口都在這呢。這青團可太好吃了!多買些放著,後天還能吃。明天可不成,明天不得生火,青團冷了吃著傷胃。”
他前後看看,果見隊伍裡好些是兩夫妻帶著小孩齊齊排著隊,一家三四口,三四十個自然是吃不完了,可不是放著後天吃的麼?不禁失笑。
此時王五已經從屋子裡拿了兩塊厚厚的墊布墊在手上,然後抬起三層蒸屜放到一邊兩兩並排放好的四張長凳上,先是打開蒸籠蓋,一大股那種說不出的草葉香和肉的鮮香、雪菜的鹹香、春筍的清香頓時濃烈許多。
排隊的人多是來買作早食吃的,一晚上過去早就饑腸轆轆,哪裡禁得起這樣的誘惑,倒有大半人吞起了口水。
今日收錢的卻不是那年輕女子徊娘了,換成了小平安,八九歲的小平安腳下墊了凳子站在錢匣子前,因甜鹹兩種的價格都一樣,倒也不難數。
有熟客好奇地問:“怎的這幾日都不見你家姑娘收錢了?”
呂嫂子抬頭答道:“她家哥哥回鄉祭祖,她回家去住一陣子。”
多嘴的人便多問一句:“她不是你們妹子呀?”
呂嫂子脾氣甚好,笑道:“是堂妹,來幫襯我們這兩個不成器的。”
有人還要問,呂嫂子卻隻笑笑不說了。
王五已經在揀青團了,付好錢的客人不再多問,紛紛向王五遞出手上的籃子,籃子裡都墊了乾淨的稻草,嘴裡說著:“我要辣的五個,甜的五個。”“辣的兩個不辣的三個,甜的五個。”……王五用了竹夾子飛快地夾出一層蒸籠裡已經熟了的大餃子青團和另一層蒸籠裡的圓形花紋青圓子,一籃十個,清清爽爽。因為,就沒有人比限量規定的少買的。
呂嫂子手腳麻利地往騰空了的蒸屜放做好的生青團青圓子,放滿一個便架上蒸籠繼續蒸起來。
無論是鹹青團還是甜青圓子,蒸熟了的糯米粉皮都是很軟的,不像煎餅可以用草紙袋子,必須用籃子或者托墊個個隔開放著,不知情的另有草編墊子可買,半文錢兩個,也有粗糙的草編籃子剛好可以放十個,但需要一文錢一個。
劉懷專看著那蒸熟了的青團,外皮更加碧綠瑩潤,裡麵的油脂似乎滲了出來,晶瑩發亮,隻看著便覺得很是好吃,便買了一個草編籃子。
卻見前頭已經買到的一個男娃捧著裝了青團的大碗迫不及待地沿著碗沿一口咬下大餃子青團,隻見青團不厚不薄的皮被他的小嘴咬破,油汪汪的菜汁肉汁筍汁混著都淌了出來,他急忙著去啜,嘴裡嘎吱嘎吱地嚼著餡料和粉皮,吃得噴香無比。
大餃子青團吃了兩口,他又把大碗旋了半邊去咬另一個圓形花紋的甜青圓子,甜青圓子一咬開,裡麵的芝麻糖油已經融化成流心,爭先恐後地淌了出來,又燙又甜又香,男娃跺著腳嘶啦嘶啦地叫:“好燙,好燙。”一邊滿足地舔著嘴唇上沾滿的黑芝麻醬,笑眯眯地說:“五叔,好甜好香啊。”
王五慈愛地看著男娃:“慢些吃,彆燙著了。”
在排隊的人都善意地笑了起來。
劉懷專再回頭看一看隊伍,竟是已經從街尾排到街中去了,看不到尾巴,不禁惆悵地歎了口氣。
呂嫂子抬頭看看和他一樣惆悵扼腕的幾個人:“不過一口吃食,多吃少吃有甚關素,吃不上也沒什麼,各位爺都是辦大事的人,嘗個鮮也就罷了。”
排隊買餡餅的熟客便搖頭笑,倒也不反駁什麼,看來是聽慣的。
劉懷專剛才被她勸去彆的早食鋪子上去另買,現在又第二遍地被勸“吃不上也沒什麼”,終於禁不住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