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周風沉默了。
曾堯接著道:“我一看這壺,什麼都明白了,隻對鄒泰說,或就是店家裝錯了。現在這把也甚好,器形十分圓潤,我喜歡,留下了。”
陶周風問:“之後?”
曾堯道:“之後,我等了幾日,未等到什麼恐嚇的書信,出門亦無人行刺。我不知換了這把壺的人意欲何為,索性將壺帶到衙門,天天用它喝茶。似乎裡頭也沒淬毒……”
陶周風再問:“然後?”
曾堯道:“然後,就是老夫被參了一本。再然後即變成當下了。”
陶周風又眨了眨眼,知道這樣問不對,還是問出了口:“就……這樣?”
曾堯瞅著他:“你嫌老夫這個結局不夠帶勁是吧?”
陶周風唔了一聲:“自然不是。隻是……老夫覺得,那耿禦史……”
陶周風想起耿禦史的詩作,老臉微紅。
“老夫覺得,他著實是耿直而已。”
曾堯頷首:“是,那彈劾看來,並非有什麼陰謀,僅偶爾而發,形勢至此。但我總有個感覺,這事尚有後續,卻又不知會續在何處……”
陶周風緩緩撫摸胡須。
曾堯再飲了些微涼的茶水:“我今日來找你,一是想與你說說這段舊事。陳壓在我心上許多年,而今同你講一講,總覺得心裡輕快些。二則,聽說大理寺的鄧緒素善斷案,最會推敲這些蛛絲馬跡,我一個去職待罪之人,直接去找他有些不妥,你代我和他說說。”
陶周風皺起雙眉,剛要沉聲吐出一個好字,曾堯便大笑起來。
“逗你的,我來找你,自是想煩你幫我琢磨此事。”
陶周風道:“論斷案,我確實不及鄧寺卿。”
曾堯悠悠道:“然論與我的交情,論心軟周全,他皆不如你。我也瞧過他們查案上報的折子,現在年輕人做事,都張口證據,閉口線索。僅一把可能是拿錯了的壺,講與小鄧小馮幾位,隻怕要說我這糟老頭子疑神疑鬼,因早年的虧心事無端臆想了。唯你能懂我為什麼想查。”
陶周風沉吟。
曾堯再一歎:“似咱們這般年歲,有些事看開頭便知以後。費如斯心思,必不僅為白送一把壺敲打我一記,定有後續。又如惡疽,越是遲遲不破,內裡憋的毒越大,症結越重。我病成這樣,仍舊惜命,可不想哪天血流腸斷。你得護好我這把老骨頭啊。”
陶周風盯著他的雙眼:“你當真是讓我護著你?還是讓我攔著陽家的後人或門生,令其莫走錯了路,鑄成不能回頭的大過?”
曾堯眼中燈光明亮,又一笑俯身,從桌下陰影裡捧出一盒。
“存式,我把它和一堆的謎,都交給你了。”
陶周風接過盒子,打開,小巧圓潤的西施壺在燈下暈出柔和光澤,頂上的菩提珠微微泛黃。陶周風不由又想起耿禦史的詩……立刻收斂念頭,端正心神,肅然捏住珠子,掀開壺蓋,迎亮端詳。
一隻頭頂積雪的黃鸝,爪握細枝,背襯水波,犀利與他相望。
陶周風蓋上壺蓋,將壺放回盒中,鄭重抬起雙目:“我定不負師憲所托。”
張屏跟著謝家老仆轉過影壁,穿廊進了中院。
這縣丞宅是一座小小的院落,比張屏在宜平做縣丞時住的院子還要局促些。蓋因既在京兆府治下,旁側又有察院督鎮,寧減三分為謙遜,不敢逾越毫厘。
謝賦被貶之前,豐樂縣原縣丞遷調數月,位懸宅空,恰好謝賦遭罰轉補,也被人暗歎時也命也。
內廳處燈火明亮,謝賦一襲家常夾袍,於階下相迎,無昧站在他身側。
張屏上前見禮:“謝大人可好些了?”
謝賦輕嗬一聲:“待罪無能之人,何談一個好字?更無地自容,羞居此位。請萬也莫稱我什麼大人,真折殺了。若不棄,直呼我名便可。我虛長幾歲,厚顏冒昧稱一聲賢弟,亦望休怪唐突。”
張屏道:“謝兄言重了。下午之事,不可預料,亦非謝兄之過。”
謝賦慘淡一笑:“賢弟寬厚之人矣。然某一怯懦無能之輩,於亂時不能護殿下與侍郎、郎中大人周全,未捕捉逆賊,竟先驚惶厥地。罪深恥甚,慚愧仍活於世。”
張屏肅然道:“請謝兄萬不要如此自責。還當速速抓住案犯。”
一旁的無昧連忙念了句無量壽福:“謝大人,天晚風涼,貴體才愈,請進廳說話吧。”跟著瞅了瞅張屏。
阿屏哪,哥知道你急著抓犯人,但謝大人已經不是你的屬下了,他這會子心裡比哪個都急都難過,你就彆再一個勁兒地催著人家抓犯人了。
謝賦側身:“多謝法師提醒,賢弟請移步屋中,慚愧我現下一頭霧水,兩眼烏黑,正不知如何是好,急需賜教。”
張屏回了一句謝兄客氣,與謝賦和無昧一同進屋,謙讓落座畢,謝賦又道:“賢弟是爽快人,謝某也不迂回客套了。下午逆賊行刺之事,你怎麼看?”
張屏道:“不是行刺。看似鳴冤,是為引人矚目之舉。”
謝賦按住眉骨:“當時天上突地飄出半截紙人,掛著一串鞭炮就衝過來了。難道是姥姥案的孽黨仍有殘餘?”
張屏道:“和新案有關的可能大些。”
謝賦抬起頭:“但為什麼?我們豐樂縣沒建過窯,沒燒過瓷,更不知道什麼燒瓷的公子!多年前的蔡府大火在順安縣。那燒瓷器的,聽說更是南方人,跟豐樂隔著萬水千山。怎的一個兩個,都趕來死到豐樂縣裡!”
無昧念了句道號:“逝者已矣,貧道相信,他們也不想枉死,更不是有意來擾豐樂縣的清靜。”
張屏道:“事出即有原因,絕非偶然。唯有查出真相,緝真凶,得清白,方能撫冤魂,安縣境。”
謝賦長長一歎,臉色在燈下格外蠟黃:“我知賢弟今晚來訪,不單是為探某病體。”
張屏起身一禮:“的確還有一事,望請答允。”
謝賦尚未答話,門外閃進一個雙鬟小婢,竟是先前去行館服侍玳王的小婢女之一,在門檻處盈盈福身,稚聲道:“婢子唐突打擾,求請恕罪。晚膳已備好,請尊客、法師和少爺移步,到暖廳進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