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回複到:“是的皇上,太子殿下在到了並州之後就留在了那裡主持大局,之後都是晉王殿下代替太子巡視各地災情。”
聽到這裡皇帝臉色一陣陰沉,魏征也是一陣失望,隻有長孫無忌欲言又止。
魏征看皇帝這樣的表情恐怕是生氣了,就想安排狄仁傑先行下去休息,可是狄仁傑又急了,不顧皇帝威儀的堅持著爬起來說道:“不行的大人,我來之前如意告訴我不能停留,他們還等著主意呢,之前如意說是要有太子的主意,可是太子又讓我來長安城求主意,現在您告訴我該怎麼辦,我還要趕緊回去呢,如意和晉王殿下還等著我呢,我已經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了。”其實狄仁傑早就著急了,但麵對皇上他實在是不敢說出來,現在正好魏征提出來了,所以他趕緊把話都說完了。
如意?聽到這句話皇上和魏征都愣了一下,按著狄仁傑的意思,如意是陪著晉王一起的?還有,這個信使直接叫出了如意的名字,難道是認識如意?
所以魏征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是怎麼認識如意的?”
狄仁傑聽到這句話也是一愣,魏征不認識自己?不應該啊,然後像是想到了什麼,拿袖子趕緊擦了擦自己的臉,不怪魏征不認識他,狄仁傑因為快馬跑了一路,汗水和灰塵都留在了臉上,隻能看出這是一張臉了,想看清楚是誰那是不可能了,所以在狄仁傑擦乾淨臉之後,魏征不敢肯定的道:“你是狄仁傑?”
皇上也聽過這個名字,那還是自己和魏征在弘文館的時候,有機會見證了如意和其他孩子的三次比試,其中一個如意的選手就是狄仁傑,有著小天才的美名,但還是被如意誑進去比試了。
魏征趕緊問道:“狄仁傑,你怎麼會成了如意的信使呢?”
狄仁傑趕緊道:“老師,我正好的並州都督府學習任職,就遇到了巡視的太子殿下一行人,後來晉王殿下巡視各地,因為太子留在了並州,如意就跟著晉王殿下巡視去了,李績將軍看我跟如意熟識,也熟悉並州各地的情況,就委派我作為晉王和太子殿下的信使了。”
魏征繼續問道:“所以晉王殿下寫信的時候沒有告訴你什麼嗎?”
狄仁傑回道:“晉王殿下並沒有什麼話,我進去的時候殿下正在加緊寫信,是如意告訴我,說是十萬火急,讓我馬不停蹄地的跑,另外也要注意保密,不然會有生命危險,可能引發災民恐慌。”
魏征道:“你來的時候民變還沒有發生?而是如意告訴你可能會有民變?”
狄仁傑道:“是啊,所以如意說讓我保密,一旦被世家洞悉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們的陰謀,就會有可能提前引發民變。”
聽到這些話,魏征趕緊對皇帝說道:“皇上,我們還是有機會的,現在就看跟時間賽跑了!”
皇帝也沒想到會存在這樣的轉機,雖然可能機會渺茫,但作為一個好的將軍,就不可能忽視掉每一個細小的轉機,那個孩子,如意,她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會給自己帶來驚喜嗎?於是皇帝說道:“狄仁傑是吧,朕記住了,現在你就代朕口傳諭旨給晉王,辦法讓他自己想,朕沒有什麼主意給他,最終目的就是讓他千方百計給朕守好嘍,支援的糧食不日就會到達,你還能騎上馬跑回去嗎?如果行的話,事後朕重重的賞你。”
狄仁傑重重的點頭道:“皇上,小的可以的,我這就回去。”說完頭也不回的就跑了,內侍監已經在殿外安排了一匹好馬,還有很長的路呢,還有如意和晉王在等著他,還有無數的災民在等著他,馬蹄聲踏破了皇宮的安寧,踏破了長安城的喧鬨,少年縱馬跑近了黑暗,早就得到消息的城門官也是趕緊拉開了城門,看著少年離去。
隻是在狄仁傑離去之後,皇帝並沒有得到心靜,現在知道了河道哪裡決堤,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或許損失不可避免,但還是皇帝可以承受的。真正讓皇帝難受的是太子的做法,臨陣脫逃,甚至是為了擺脫關係,連書信都不敢寫一封,太子的所作所為在他自己看來很是高明,但在皇帝和魏征等人看來簡直就是恥辱啊,所以皇帝的心中一片茫然,這就是朕的太子?這就是朕的大唐的繼任者,有時候皇帝真的想換掉他,可是這是自己和長孫皇後的孩子啊,他舍不得啊,他怕對不起長孫皇後啊!皇帝之前對魏王李泰好,一是喜歡這孩子的聰明,皇帝喜歡聰明人,比如說如意,二是想要用李泰來激勵太子進步,卻從來不曾給李泰希望,因為他害怕啊!害怕自己的命運落在太子和李泰身上!害怕玄武門之事重演!也害怕英年早逝的長孫皇後失望,死後也不得安寧,可是太子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對不起皇帝的期待,甚至李泰的激勵還有了反作用,讓太子更加自暴自棄,誒,再英明的皇帝也搞不定自己的孩子啊。
想到這裡皇帝不在軟弱,冷聲道:“傳旨告訴太子,立馬動身去跟晉王彙合主持民變事宜,不得延誤!”內侍監聽到以後趕忙開始準備。
長孫無忌聽到這話有些著急,剛剛他還在慶幸太子不在民變的地區,這樣至少保護了太子的安危,現在皇帝怎麼又要把太子送過去?這不是把太子往火坑裡推嗎?
可是這何嘗不是皇帝兩難的抉擇,到底該不該再把太子送過去?皇帝的選擇是該,哪怕那個地方很危險,但皇帝還是會把太子送過去。
魏征拉住了想要說話的長孫無忌道:“太子過去的話,就算被世家所抓,也還有太子的威儀,但是如果被世家知道太子臨陣脫逃,那就算以後太子繼位,也會被世人看不起的,所以為了太子的名聲,太子殿下不得不去。”
是啊,一個臨陣脫逃的人怎麼可能安穩的坐上皇位呢?不說世家不允許,就算是百姓也不願意的,這就是哪怕皇帝知道危險,也強迫太子前往的原因,太子不敢做這樣的決定,那皇上就幫他做!隻是這樣的幫,卻傷了皇帝的心,就直接夜宿在了紫宸殿,直接導致了一個意外的發生。
之前我們說如意和徐慧因為整理皇上和長孫皇後的史錄有功,被皇帝一起賞賜了五品的才人,徐慧得到了侍奉禦前的機會,如意則是在東宮崇文館行走,平日裡倒是沒有什麼問題,隻是在這樣的時刻,皇帝因為太子的問題,蝗災的問題,吐蕃高句麗犯邊的問題,早已心力交瘁,這也是皇帝直接在紫宸殿休息的原因。
而徐慧呢?她平日裡看到的是皇帝的英明神武、揮斥方遒,也看到了這些天皇帝夜以繼日的忙碌,尤其是之前在整理長孫皇後時看到的皇帝年輕時的樣子,她沒有機會看到過去的皇帝,其實那都是她自己根據長孫記錄的想象,她癡迷於皇帝和皇後的愛情,甚至自己的妝容衣著都在向長孫皇後學習而不自知,一個人的心理、衣著、妝容,氣質對這個人的長相有沒有什麼影響?沒有人能知道,隻是在這個夜晚,李世民仿佛看到了過去的長孫皇後,然後他把長孫皇後抱上了床,依偎在長孫皇後身上訴說著自己的痛苦,這是長孫皇後活著的時候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皇帝不能忘記長孫皇後的原因,因為長孫皇後總是在為李世民療傷,這就是長孫皇後的唯一性,不可被替代性,也是李世民寧願皇後之位空著也不想彆人沾染的原因,這就是愛情的雙向包容性,隻是在這一晚,天時地利人和,徐慧被皇帝在恍惚間當成了長孫皇後。
如果不是這樣,沒有人會有這樣的機會,因為這的確是皇帝故意的安排,楊師道之前有過猜測,說是皇帝不會中意於後宮的任何人,因為皇帝最小的孩子新城公主之後再無子嗣,而新城公主的母親就是長孫皇後,這樣的猜測是合理的,因為事實的確是這樣,隻是生活總不可能沒有意外,而徐慧就是這個意外。
那為什麼這個人會是徐慧呢?之前並不是沒有人這麼做過,後宮多的是心思靈敏的人,有人模仿長孫皇後的妝容,有人模仿長孫皇後的模樣,都是以失敗告終,為什麼隻有徐慧成功了,首先就是因為徐慧聰明,我們之前說過,徐慧是出了名的早慧兒,四歲識字八歲寫詩,這是後續發展的根本,因為皇帝喜歡聰明人,旁人什麼都可以模仿,但是假如你不夠聰明的話,你甚至都不可能近皇帝的身,所以首先要聰明,其次,彆人都是在模仿,而徐慧呢?她不是,徐慧小小年紀進宮,然後跟著如意在起居注館整理長孫皇後的史錄,並且沉醉其中,她並沒有刻意的模仿誰,而是長孫皇後的記載成為了小小年紀的徐慧的人生觀,如意也受到了這樣的影響,隻不過他整理的是皇帝的記載,所以相當於皇帝的影響(前文說過,不在贅敘),所以徐慧不是在模仿,而是她本人就是循著長孫皇後的足跡在做這樣的人,這樣的轉變隨著時間會越來越明顯,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這也是得益於徐慧的聰明,因為長孫皇後也是個聰明的女人,所以皇帝為什麼喜歡聰明人呢?還是有跡可循的,彆人總是因為不夠聰明所以模仿不來長孫皇後,而徐慧足夠聰明,她可以想明白彆人不懂的很多東西,所以她就成為了長孫皇後,是的,在這一刻,徐慧仿佛長孫皇後附體,聽著皇帝的呢喃,她很自然的抱著皇帝,就像過去的長孫皇後一樣,在這一刻,徐慧忘了自己,成為了“記憶”裡的長孫皇後,兩個人的記憶,隻是,人終究還是會做回自己的...(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