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手中剩的最後一遝紙錢揚入火盆,擠擠酸澀的眼,看向安靜坐在那裡、頭也不曾回過的公主。公主之事他早已聽說,心中可憐,但有條命在已經很好。總之來了洛陽,她日後必不會再受苦。宮中若是不管,他來管。
鄭給事中上次與公主隻是匆匆一瞥,今日正有機會,打算好好見見。他濃眉一緊,察覺出不對。公主怎麼沒動過?這是擺了個假人在那?
他起身過去,打定主意看看是怎麼回事,不過即使真是假人,他都不會聲張。
高大的黑影遮住光亮,在極富壓迫感的覆壓之下,任何人都該回頭查看是什麼情況,小孩也不例外。
公主依舊靜悄悄。
鄭給事中彎下腰去,伸頭來看。隻見公主沉靜地坐著,眼睛會眨,有呼吸起伏,活的。
既然是活的,鄭給事中便無諸多顧忌,同她招呼:“公主。”
江好百忙之中抽空抱歉:“大人,公主還不會說話。”
鄭給事中點點頭表示了然,夾著脅下將人舉起,未有意料中的驚叫,果然不會說話,更像是無法發聲。公主被他舉得高高,居高臨下地靜靜將人看著,神色如舊,反倒叫鄭大人訕訕。
“公主好膽識,有你父親幾分風采。”鄭大人將公主輕輕放下,像是輕拿輕放的黑熊,“我孫女像您這樣年紀時被這樣一舉總會大叫,完全不似您這樣沉穩。”
沉穩的公主還無法獨自站立,跌回蒲團上。
江好忍著沒說“公主大約不是沉穩,是發不出聲”,上前來將公主扶好坐著,又好氣又好笑。
公主跌了一跤也沒哭鬨,甚至都沒多看“罪魁禍首”一眼,重新假人似的坐好。
鄭給事中並不計較她帶來的尷尬,反倒因為她的緘默與無喜無怒聯想到了他的徒弟,即棺材中隻剩下一捧骨灰的趙雁聲。他就是這樣不愛言語,情緒也十分內斂,因此他很放心地將大夏國門交給他來守。
鄭給事中想到趙雁聲,心便痛得厲害。若是堂堂正正戰死沙場也罷,還是被人背叛才落得如此下場,怎麼能甘心呢?他道了聲抱歉,再在此處站不住,急匆匆地出了靈堂,正巧撞見剛上完香在簷下觀雨的崔尚書令。
不見還好,一見便有新仇舊恨同時上湧的激憤。他強按著,對方反而先開口:“將軍胡鬨,公主又不是你家子孫,豈能在靈前舉著玩耍?”
鄭給事中一副似笑非笑的麵容:“怎麼不算我家子孫?趙雁聲是我徒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是他爹!公主是趙雁聲的閨女,怎麼不算我孫女呢?”
崔尚書令被他的胡攪蠻纏搞得無言,本也不是什麼愛與人爭辯之人,當下閉嘴不再多談。
“為什麼要議和?”鄭給事中沉聲問。
崔尚書令今日留在這裡便是為了與他說上兩句,若能化解自然最好,若化解不了總也要將話說開。本就有外患,若他二人再因此爭鬥不休,朝中生出內憂,到時大夏內憂外患,亡國不遠。
“不議和?誰去打?”崔尚書令反問。
“邊關不止趙雁聲能打!我去打,我帶兵!當年我能將聞人式一打的抱頭鼠竄,如今自然也能!”鄭給事中不服輸地喊著。
崔尚書令看著他右臂不語,一切儘在不言中。但凡鄭給事中還能打,他早就跑到戰場上為趙雁聲報仇去了。人不服老不行,何況他右臂的傷勢豈是兒戲?隻是剛剛抱過公主,這會兒他大袖下的右臂便因脫力而不自主地顫抖著。
“邊關有將,你怕什麼!”鄭給事中將右臂向身後藏了藏,“燕國為什麼願意議和?因為覺得跟咱們打下去不劃算、風險大!這才願意坐著跟咱們談!他怕啊,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跟他們打!”
崔尚書令揉了揉還沒失聰的右耳道:“打仗之事我不如你,但朝政之事……大夏國庫空虛,怎麼打得下去?”
“這仗非打不可!”
“哪有錢打!打到最後若還輸了,燕國豈不是更要獅子大開口?”
“你懂什麼!打得他們知道疼,他們就不敢多要了!”
“夏國拿什麼打?拿右臂壞了的將軍打!還是空蕩蕩的國庫打!還是剛損失慘重的將士們打!”崔尚書令詰問。
鄭給事中咬牙切齒:“那也要打!”
兩個人未加掩飾的爭吵吸引了不少前來吊唁之人的注意力,但沒人敢上前詢問是怎麼一回事。大家心有靈犀地低下頭快步離去,生怕被波及。
“不能打!”崔尚書令斬釘截鐵,難得有這麼火氣十足的時刻。他深以為自己與鄭鬆杉完全說不通,這就是一頭牛!一頭熊!與他說話是白費口舌!
“那馬邑怎麼辦?”鄭給事中胸膛起伏像是波浪,含著血淚問出這麼一句。
崔尚書令遽然無言。
“馬邑,日後一定會奪回來的。”他賭咒般說道。
鄭給事中冷笑一聲,像是在嘲笑這話。少頃,他平靜下來,意識到局勢已定道:“和談……我要向燕國要幾個人。”
崔尚書令眉峰一挑,沒說行也不行。
鄭給事中繼續道:“我要梁乃文的家眷。”他要叫軍營中所有人都知道即便叛到彆國,即使自己身死,家眷也休想落得好下場!
這樣血與痛的背叛,一次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