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宴 “是劉老哥嗎?”對方……(1 / 2)

嚇個半死 會跑的石頭 3339 字 10個月前

“是劉老哥嗎?”對方起身招呼道。

“是向敏中!”劉慶東腦海裡跳出官人的名字。

再熟悉不過了,這位是老相識,太平興國五年龍虎榜的一員,與李沆、蘇易簡、張詠、寇準、宋湜、王旦一幫乾吏名臣是同榜進士。

劉慶東與張詠、寇準交好,因為有這層關係,他們常來十千腳店淺酌小聚,彼此間便處得很是投緣。

“是向老弟呀。”在此地遇到向敏中劉慶東也感到很是意外。

估算時間,向敏中應該在前幾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正式拜相的。

之後,已故宰相薛居正的孫子薛安上無能,他的居宅有詔命不得買賣,向敏中違反詔令買其宅院。

適逢薛居正的兒子薛惟吉的寡婦柴氏將攜帶資產嫁給張齊賢,薛安上訴訟此事,柴氏於是說向敏中曾向自己求婚,沒有答應,因此暗中庇護薛安上。真宗因而問向敏中,敏中說不久前喪妻不再議論婚事,從沒有向柴氏求婚,真宗因此不再追究。

柴氏豈能就此罷休?她不是省油的燈,於是又擊登聞鼓,又當街喊冤,訴訟越來越急迫,皇上便把此事下傳到禦史台處理,並得到向敏中買宅的狀文。

當時掐架狀元王嗣宗為鹽鐵使,向來忌妒向敏中,因而回答說,向敏中議娶駙馬王承衍的妹妹,密約已定,但沒有備禮前去求婚。

真宗詢問王氏得到證實,認為向敏中以前說不再議婚事是妄語,將其罷為戶部侍郎,出知永興軍,外放離開了京城開封。

“老哥,是哪陣香風把你吹到西京來的呀?你不是陪著張詠在益州嗎?”

劉慶東還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了,自己在上次穿越中,的確是跟著好朋友張詠二次入益州的。全因馬知節從益州知州調任延州知州,朝廷討論選擇可以接替他的人。真宗認為張詠之前在蜀,為政明肅,勤於安集,遠民便之,提拔他為刑部侍郎、充樞密直學士,兼任益州知州,一去就是幾年。

可這次穿越來,不是與上次重疊了嗎?千裡之外的成都城裡應該還有個劉慶東,難道是兩個平行世界?他好似薛定諤的貓,麵對四壁根本想不明白,隻認定不能讓兩個自己湊到一起來。

無法自圓其說,隻好撒了個謊,“哦,我從益州回趟開封,張詠派我辦些公事,路過此地。”

“是這樣啊,劉老哥公乾回京,路過我這洛陽。你怎麼如此見外?都到家門口了,也不去家裡看看我,喝杯濁酒也好嘛,離彆好久啦,咱們哥倆敘談敘談。”向敏中哈哈笑著,故作挑理的樣子。

劉慶東抱歉地說:“我真不知道你在洛陽,我聽說老弟不是調任去長安,出知永興軍了嘛。”

“我是去了陝西路京兆府,後來複職兵部侍郎,又任命為鄜延路緣邊安撫使,處理與黨項人的羅亂事兒,不久前改任河南府知府兼西京留守,奉旨調到這裡來啦。”

“你就是河南府知府啊,這太好不過了。”聽說老朋友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劉慶東是說不出來地欣喜。

坐在向知府身邊的年輕人知趣地搬來椅子,在他與知府之間擠出個座位,笑盈盈地請劉慶東就座,以便於兩個老朋友詳談。又去為他取來碗筷酒盞,向敏中給他介紹,這位是河南府的甄通判。

姓甄的通判是個瘦高個子,年紀也就二十啷當歲。坐在他旁邊的是個胖子,肥頭大耳,一笑一眯縫眼,活像天王殿裡的彌勒佛祖,隻是個頭矮了些。他比年輕的通判大上幾歲,卻沒有人家勤快,他的精神頭全在與肘子的肉皮較勁呢。

“向公,這位是?”坐在另一側的老人相問道。

向敏中將劉慶東引薦給他,說是自己的老朋友,非是等閒之輩,乃世外高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遙知五百年。據張詠講,烏角先生左慈還要稱這位高人為叔呢,曾經在華山之巔,純陽子呂洞賓敬獻過仙酒,陳摶老祖誇他麵相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