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孩子來講,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半年的時間已過,阿珊迎來了和他的第一個秋天。
小城的秋日,天空總是格外的藍,風也起了涼意,很是清爽。村子裡的乾部們為了落實上級領導“美化村容村貌”的要求,也從外買了一批銀杏樹,栽在主要乾路的兩側。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外來的植物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沒兩天,金黃色的扇葉就旋滿了樹枝,看上去讓人心裡暖融融的。
更新鮮的是,村子裡搬來了一男一女,租下了文化街小學旁的一間屋子,在門口立起了“少兒音樂培訓”的招牌,旁邊羅列著電子琴、鋼琴、吉他等樂器的名字和圖案。上世紀末,“音樂培訓”對於小村子來說,還是第一次聽說的名詞。但是一天到晚聽著音響播放的悠揚的音樂,村民們還是對它抱有濃烈的興趣和熱情,許多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名。
阿珊和同學放學回家的路上,常常會聽到各式各樣彈音階的聲音。他們站在台階下,抬起頭透過高大亮堂的玻璃門向裡看,隨著老板娘手裡拿著的那根木棒的揮舞,她麵前彈電子琴的孩子們便彈出不同的曲調。
看著門內熱鬨的場麵,聽著時而整齊時而雜亂的樂曲,阿珊忽然想起了隻有一個人唱戲曲的他。她想著想著,不禁出了神。而這一幕正好被下課一起回家的父母看到,母親以為阿珊也喜歡,便走上前去,溫柔地牽起阿珊的手,推開玻璃門,也為阿珊報了名,並在小夥伴的豔羨中,讓阿珊選了一架電子琴。這家的男主人,也就是那位大腹便便的老板,很是客氣地把阿珊一家送出門,親切地說:“小姑娘明天放學,彆忘了來上課!”
雖然阿珊站在門口出神並不是為琴聲而沉迷,但是她也的確對鋼琴清楚乾淨的音色產生了好奇。這天一回到家,她沒有和尋常一樣去隔壁聽他唱戲,而是歡喜地接過父親抱了一路的琴,拆開包裝,插上電源,看著亮起來的按鈕,她歡歡喜喜地把每一個琴鍵都按了一遍。
阿珊家和他家隻相隔一麵不算太高的牆。在同齡人中,阿珊的個子也算是高挑的,站在凳子上踮起腳,她就可以看到他家的院子。阿珊的父母原本不允許阿珊晚上出去玩耍,說會打擾彆人休息。故而每次阿珊想去找他時,都習慣性地爬上牆看看他屋子裡是否還亮著燈。如果亮著,她就會蹦蹦跳跳地去敲他家的門,可是今晚,他屋裡的燈很早就黑了。
而第二天早上,阿珊也沒有聽到他的“咿呀”聲。
阿珊想也許他生病了,一邊被父親催著出門,一邊下決心覺得自己下課後一定要來探望一下這位老鄰居,還要向母親要一些自己常喝的藥。要是他願意的話,阿珊還會給他彈自己新學的曲子,那麼喜歡戲曲的他一定會比自己更能欣賞音樂的美。
阿珊剛剛站在培訓教室的門口,老板娘也就是教她們彈琴的老師便熱情地給阿珊打開了門,讓阿珊坐在最前麵的座位上。剛開始學的是基本音,阿珊跟他簡單學過唱戲,因而聽音跟彈對她來說並不難,她迅速跟上了比她先學了一個周的同學的進度,而老師也驚訝於她的接受能力,說阿珊雖然來得最晚年紀最小,確是彈得最準確最有靈氣的。
阿珊受到認可自然很開心,想要把這份快樂也分享給他,匆匆背起書包,便急忙走向回家的路。可是剛走出文化路,便有人在身後喊她的名字。阿珊回頭,認出了走在最前麵的是剛剛上課坐在她左邊的女孩,以為是一起上琴課的同學要約她一起回家,便停下腳步,溫和地回身笑著道:“姐姐好!”。
不想,起首的女生走到阿珊麵前後,收了笑容,轉而交叉雙手抱在胸前,低頭嗤笑“一整天跟那個要飯的唱戲的人,原來就是你啊”,於是她身後的那群孩子便拍著手,把阿珊推在地上,一邊笑著唱“小孩唱戲,沒出息”,一邊圍著阿珊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