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沒有過錯(2 / 2)

春山夫人 湛綠 4203 字 2024-03-26

“出息了。”

常戎安拍拍趙在澤的肩膀,語重心長:“莫再辜負你母親。”

“是,舅舅。”

他又看向趙在洹,笑容越發掩不住:“可還喜歡那匹馬?”

趙在洹瞪大眼,原來是舅舅給他弄來的。

他抱拳行禮:“喜歡得緊,多謝舅舅。”

“好小子。”

常戎安話裡有話:“舅舅且等著你。”

“是。”

待到春闈一過,他就要正式入營了。

不過聽說戍邊長陵將軍也回京述職了,長陵將軍曾在嘉平將軍麾下待過,受過一些指點,若是可能,他也挺想見一見。

熱熱鬨鬨地過了幾日,常青安備上不少禮,早早送往各府,以免失了禮數,趙州也上朝去了,年底正是事多,在外的大人們也都回來了,向聖上彙報各地情況。

那位長陵將軍也抽空拜訪嘉平將軍府,趙在洹聞訊而來,聽聞這位將軍善使左手箭,於是他特地帶了把弓,騎著烏駿噠噠噠地趕來。

“拜見將軍。”

“原是趙小公子。”

長陵將軍同嘉平將軍不同,他並不如何魁梧粗壯,但也不至於像文人那般單薄,身材修長有力,他掂量掂量趙在洹帶來的弓箭:“有些輕。”

“將軍果然力大無匹。”

趙在洹抱拳:“不知可否一觀將軍箭術?”

長陵將軍爽快笑道:“這有何難,走,隨我同去營中。”

“你可彆把我這小外甥留你自個營中了。”

常戎安在後麵調笑道,長陵將軍挑眉:“你這主意倒是甚好。”

“嘿嘿。”

趙在洹撓撓頭,但笑不語。

“去去去,你還是快些娶妻生子教養自家後輩,少打我常家人算盤。”

“我多少也算你半個義弟,都是一家人,怎麼說兩家話。”

常戎安頓時無言,昔年一同戍邊時,嘉平將軍見獵心喜,曾酒後言稱將他收為義子,險些真個成了一家人,但長陵身世坎坷,極有主見,倒也沒成,隻是關係比旁人更為親厚幾分,每年他歸京都要來看望一下嘉平將軍。

眼見他們這就要嗆上了,趙在洹忍不住扯扯長陵將軍:“我們快走吧。”

“你可瞧仔細了,是你這外甥拉著我走的。”

“少得意。”

趙府。

常青安想起漳州那事,心裡到底有些擔憂,她喊來趙在淩,詢問溫室大棚和屯糧一事,趙在淩細細說了,礙於時間和技術不成熟,大棚蔬菜還未長好,但糧食是囤了一些。

“如此。”

常青安頷首,有糧食也足夠了。

年一過便是春闈,趙在澤再次閉門不出,往年他從未走到這一步,故此壓力也是不小。

趙州見他這般,才稍稍解氣。

“正該如此。”

但這趙府,除了王雙雙,沒有人再理會他。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雨也一直下個不停,整日陰沉沉的,常青安難得差人去請趙州,趙州的差事正是四處巡訪,勘察水利地勢。

趙州施施然過來,心下略有不屑,到底是一婦人。

“漳州情勢如何?堤壩可還穩固?”

常青安直切主題,無意寒暄。

這話問的有點沒頭沒尾,趙州一愣,而後便是皺眉:“你一內宅婦人,問這些作甚?”

“連綿大雨,加之收成不好,恐有災情。”

“婦人之見。”

他擺明了不願開口,又仿佛像被戳中逆鱗般氣急敗壞,那便沒什麼好再談的了。

“送客。”

春蘭春菊連推帶趕地又把趙州送了出去,常青安坐於桌案後,陷入沉思,她提筆給將軍府寫了一封信,提及此事。

目前暫時還隻是她的擔憂,她能做的隻有多多提醒,早加防範。

“四小姐。”

趙渝今日又收到兩份禮物,沒名沒姓的,突然出現。

那送東西的小廝隻笑著說:“奉公子之命而來。”

多的便無論如何也不肯說了。

她看著兩個木匣犯了難,她本不想收下的,但那人把東西一放便走了,她打開盒子一看,一個裡麵裝著一塊美玉,入手溫潤,帶著淡淡暖意,價值不菲。

另一個裡麵,也是一塊玉佩,雕刻了兩尾紅白相間的錦鯉。

“原來不是兔子,卻是小魚。”

她想起燈會上遇見的兩個人,深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