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大會 會不會不來?(1 / 2)

武林大會涉及各方勢力,是件實打實的江湖大事。

所以起初,大部分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搞不懂柳晴嵐為何驟然下這個決定。又聽聞人晏宣揚什麼“第一美人當配第一劍客”,差點以為這真是給他辦的一場比武招親……或者說娶親。

後來大家夥冷靜一想,覺得不對。

雖說聞人晏是個會沒事找事的折騰貨,但柳晴嵐不是。

均天盟存續數百年,盟中均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正道義士,同江湖百家結盟,功績無數,聲望與號召力都不是旁的什麼組織能輕易比擬的。

柳晴嵐身為其盟主,肩上挑著擔子,得顧全好其表裡,任何決斷都需三思而後行。一直以來,她辦事妥帖,能夠協調好江湖上的各樁事,公正有度,令人信服,此番斷不會這般兒戲地發出「均天令」來。

回溯過往,均天盟上一次發出「均天令」,是十七年前先帝垂暮,時局不穩,外邦作“四方亂”,柳晴嵐適時接任盟主之位,號召各方俠士,共抗外敵;再上一次,則是二十年前上任盟主聞人鬆風為平魔教、誅魔頭召開「伏魔會」……

這些可都是一頂一的大事,於是開始眾說紛紜地猜測:柳晴嵐當年因故受傷,現今身體已大不如前,此番極有可能是想找個由頭公開讓賢,好讓聞人晏接任,或者直接從武林大會中挑選新任盟主……

還有一小撮聲音,頗具惡意,覺得柳晴嵐此舉,是為了借刀殺人。

柳晴嵐江湖人稱“溫柔音”,素有“溫柔”名,體態溫柔,性子溫柔,聲音也溫柔,可惜美玉有瑕,她臉上有一道從右眼眉峰一路延至下巴的長疤,紅紫色,微微隆起,像一條趴在臉上的大蜈蚣,十分瘮人。

臉上頂著醜陋的疤痕,還要看徒弟奪得美人榜的頭籌,就總有以小人心度君子腹的人,認為她會因此心生妒恨,但又礙於聞人鬆風的情麵,不好對人親侄子痛下殺手,隻好搞個比武,暗中安排好人,把這第一美人給滅了。

聽屬下來報這一說法時,柳晴嵐正好同聞人晏一道對坐在水榭欄邊談事。

“不錯。”柳晴嵐微笑點頭。

她的聲音確如傳聞所說,滿滿皆是江南柔情意,卻聽得聞人晏原本犯迷糊的眼瞬間瞪成了銅鈴。

他發髻清素,隻彆了兩根足有手臂長的銀簪,看著格外惹眼,甚至有些駭人,但神情卻可憐巴巴的,眼珠子裡寫滿了控訴:我待你如師長,你居然想把我刀了,怎如此凶殘!

柳晴嵐對此熟視無睹,慢悠悠地吐出後半句:“大家的說法聽著總是新奇有趣。”

明明不過四十,神態卻如同一位慈祥和藹的老奶奶,手中擺弄著一花串,是方才聞人晏前來遞送武林大會名冊時,順手帶過來的。說楊幼棠在外采買時看見,問能不能在武林大會上作裝飾用。

並非真花,而是一種名為“唱暖”的假花。自今夏起開始在楚水城流行起來。形狀據聞與西南邊陲特產的“蠍尾絨”無異,是一種跟銀柳相似,一眼看過去便令人覺得假的花種,常能以真亂假。

柳晴嵐道:“哪有這麼複雜的心思。隻是最近忽感……已然許久未曾熱鬨過了,又聽晏兒提說如今的俠客榜是三十年前排的,雖偶有更替,但總歸是不公允了。”

三十年,足以讓一棵棵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

如今新秀層出,可江湖上流傳的俠客榜,仍是當年那群老東西。他們大都德高望重,若非有大仇怨,少有人會主動去與他們較量。而不較量,又怎麼得高低?不分高低,又哪來的排名?

雖有「天下小談」這種疑似通曉天下事的小報存在,但與群識美人、排出美人榜不同,俠客榜不是長眼睛,或僅根據傳聞就能評的。有人被傳能以一當十,有人隻說能以一打一,光聽著好像是前者更厲害,但萬一這“十”是街邊混子,這“一”是隱居高手,那又要如何界定,果然還需比武場上見真章。

柳晴嵐如今說要重排俠客榜,大部分人都是喜聞樂見的,畢竟這是難得能一舉成名的機會。

總說“闖蕩江湖”,闖的,就是名聲。

能在路上走著,就被人準確喊出名號,是作為當世“大俠”極為重要的特征。

誌向高的,想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武學獨步天下;稍微務實點的,也想在各個世家、門派前混混臉熟,光耀光耀師門門楣。

不圖名聲的也有。武林大會上魚龍混雜,像是想趁機拜會某個大師、找尋某個恩人、逮住某個仇家的……都不在少數,都會來湊這個熱鬨。

自「均天令」發出以來,響應者無數,光是連日整理名冊,就費了聞人晏不少功夫。

當然,還有完全不當回事的。

“怎麼飲雪劍莊一點動靜都沒有?”

與柳晴嵐聊完事,聞人晏看似儘心竭力地回到書房,卻一點要乾活的意思都沒有,而是歪坐在桌案前嘟囔。

“這也……沒辦法。”楊幼棠在旁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