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員 大二的時候,換了一個輔導員……(1 / 2)

人類觀察筆記 SalviaJane 1495 字 10個月前

大二的時候,換了一個輔導員,據說是學校從某公司車間特招的。我們專業是跟車間機器打交道的,但老師都是從未在車間一線工作過,僅有的實踐經驗也隻是每兩年一次的調研。所以同學們對這個新來的輔導員充滿了無線遐想,於我而言,他更像是未知的洪水猛獸。

當時的我害怕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我未來工作的相關人士,我對所學的專業除了抵觸還是抵觸。當年若不是爸爸瞞著我修改了填報院校,我也不會學習這麼一個男女比例200:1的專業,更不會每天跟什麼機油打交道。

依照我樸實的幻想,我覺得末日將要來臨,那個被生活千錘百煉的一線工人,肯定會看不上我這種隻有“嬌驕”二氣的學生,然後他就會下狠心把我鍛煉成他希望的樣子,然後我的好日子就結束了。我猜想他會是一個精乾的模樣,粗糙的皮膚顯露出與真實年齡不相符的滄桑,健壯的體格和渾身的腱子肉。

所以在導員來的第一個月裡,我對他除了嫌棄還是嫌棄。他居然長著圓圓的臉,有些微凸的肚子,讓腰帶都耷拉下來了,微駝的背顯示出他已不再年輕。他操著濃重的沈陽口音,說話時總是帶上幾個“國罵”,仿佛“他媽的”是他的語言閥門。導員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排本專業的所有同學的父母的工作,這更增加了我對他的厭惡。作為清高的讀書人,我怎麼會容忍這種市儈氣息。

如果不是已經參加工作的學長對我的開解,我可能會對新來的輔導員厭惡到底——聽說導員原先工作的公司倒閉了,隻有他一人迅速找到了新機會,還是到大學任職這種體麵的工作,他必定有過人之處。為了發掘導員的過人之處,我開始試著跟他接觸。導員說他剛畢業的時候,也是無法適應車間的工作氛圍,總覺得自己好歹是個大學生,跟那些沒什麼文化的技術工不一樣,不會整天乾完活就抽煙喝酒,他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喜歡讀書學習,目標就是考研,從走出車間。後來他發現自己被那些看不起的人排出了圈子,因為沒有多少交流,那些技術工並不支持他的工作,此時的他空有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導員這才意識到自己錯了,開始彎下腰,跟他們一塊兒,蹲在牆角抽煙聊妹子。

相處多了我才知道,輔導員是內蒙古人,那一口地道的沈陽話,是在沈陽的公司工作了十年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