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溥將數日來所見所感儘數報於塙王之時,芳國的君臣也正在朝堂上對麵議事。
新任的女王身著玄色官服高坐於玉座之上,並不曾做過多妝飾。在她左側一兩步遠的地方站著的是剛滿十六歲的麒麟,而右側則是宣旨的侍從。
眾官員的官服也是黑色,此時烏壓壓的伏了一地。峰王的目光淡淡掃過一圈,這才道了聲“平身”。
再由峰麟說過開場白之後,朝議便算正式開始。
雖然先王治世並不長久,但在他以及他選拔的官員治理下,芳國雖然貧窮,卻總好過幾十年前巧國的狀態。可即便如此,無王的二十年空窗期也足夠積累下相當多積弊,因此,朝議一開始六官府內各官員便開始紛紛遞上奏折。
峰王抿了抿嘴唇,似乎並未想到政事紛雜至此,然而卻並未發出絲毫怨言,隻略微想了想,隨後轉頭向侍從低聲耳語幾句。
侍從稱了聲是,便退了兩步,這才轉身走下玉座前台階,從地官府遂人(官名,主管開荒、水利)手中接了折子奉給國王。
官員們暫時安靜下來,卻趁著國王看奏折的時候各自私下交換了一番眼神。
因為是初次朝議,六官府皆有不少問題亟待國王下旨決定,所以此時細心觀察著國王處理問題的順序也就大略能看出王的為政風格。
資曆比較深的塚宰與天官長對視一眼,嘴角不易察覺地向上挑了挑。
地官們負責的政務主要是與土地和民生相關的,而新王今日的舉動也相當於向眾人宣布了她重視百姓疾苦勝過其他。
如此看來,眾位官員倒甚覺欣喜。
不多時,峰王便合上了奏折,又低聲向身邊侍從吩咐幾句。
侍從立刻向百官轉述國王的意思:“主上深知各位多年來兢兢業業協助朝政,深有功勞,然而,畢竟數十年來天災不斷,國內不少牧場、耕地已經荒廢。雖然初敕時已下令免去百姓三年稅賦,但對於受災嚴重的州、縣,可以酌情再加以補償,並且命各州官員負責開墾田地。具體事項,就按奏折中所列去做即可。”
遂人領旨。
接下來是秋官關於修訂法典的奏折遞了上去,卻並未得到批準。
國王皺了皺形狀優美的眉毛,難得的親自開口,聲音雖然稱不上輕蔑,卻仍可輕易讓人聽出其中的冷淡之意:“烈王之時,正因嚴刑苛法而致使民不聊生。現下國內百姓生活尚堪憂慮,不該再嚴修律法,以免重蹈烈王之覆轍。”
遞上奏折的朝士愣了愣,好似並未想到會被國王不留情麵的駁回,正要再說什麼,卻被一旁的秋官長暗中拉住衣袖,故而隻得作罷。
此後便是夏官長與天官長關於宮內警備和宮殿修葺的奏折,皆一一準了。
處理過大項事務,峰王眼光掃過悄沒聲息的幾位冬官,這才命侍從接了春官府內史的奏折。
不外乎是些祭典事宜,並沒有什麼可過多留心的。
隨從按著峰王的意思或準或駁之後,便琢磨著是不是討主上的意思結束朝議罷了。
誰知,正在這時,卻聽見底下傳來一聲:
“主上,”開口的人埋沒在大片的玄色官服中間,一眼看上去竟分辨不出究竟是何人,卻能聽出是帶著點譏誚的略啞男聲,“新王即位,按禮將修史書。敢問主上有何旨意?”
峰王微怔,隨即聽到底下一眾官員中間傳出微妙的嘈雜嗡嗡聲,不由有些不快。
許多代之前的史書早有人修過了,即便沒有,這世上也早有了公論。此時問這個,自然尚有深意。
定睛看去,方才提問的似乎是春官府的內史,正是主管史書編纂的。旁邊侍從馬上湊上前小聲稟報給尚未全然熟悉朝臣的新王:“這一位是青岩大人,在全部朝臣裡麵也是出了名的……”
最後幾個字他沒說出口,卻暗自做了個為難的眼色。
峰王更覺不快。想起前一天聽太師提起過,朝臣中有幾人官職並不算很高,可偏偏連老資曆的天官長等人也不敢輕易得罪。
其中便包括這春官府的內史青岩。
據說是前幾年剛從惠州升上來的年輕官員,性子雖孤僻,但學識極佳,更從不結黨營私,因此反而得了不少官員的敬重。
想到他出身之地,再看眾人反應,峰王雖是剛接觸政事,也明白青岩所詢問的並非是修史,而更多是探問新王對先王的評價罷了。
思及此,峰王不禁更加不喜,卻又不敢顯露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