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薑小魚心虛的……(1 / 2)

雖然大多數時候,都不知道對方在說啥,但並不妨礙薑小魚跟小兄妹倆聊天的熱情。

好在小兄妹倆會冷不丁蹦出幾句典型的東北話。再加上肢體語言豐富,一個星期後,兩個人竟然可以隔著圖們江無障礙喊話了。唯一不好的就是有點費嗓子。

為何說兩個人喊話而不是三個人?因為妹妹不能一直玩,她還要幫家裡照顧更小的弟弟妹妹。

薑小魚很奇怪:“你是哥哥,為何哥哥閒著,讓妹妹多乾活?”

小哥哥理所當然地答:“因為在我們國家,都是女人乾活的。”他隨手一指田間地頭:“你看看,是不是沒有一個男人出現?”

薑小魚手搭涼棚,仔細觀察一番,果然沒看到一個男人的身影。

在地裡勞作的都是女人,她們穿著長褲,雨靴,裹著頭巾,有的還背著孩子。彎腰勞動的時候,後麵跟著一串小孩子。

薑小魚有限的曆史認知中,隱隱記得朝鮮領導人是鼓勵多生孩子的。

女人活的多累啊,一輩子除了生孩子就是帶孩子乾活。這跟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有何區彆?

薑小魚長了一張聰明伶俐的臉,腦子卻隨了那一世,隻要跟學習沾邊,一如既往地不好使。加一起六七天下來,小哥哥漢語越說越流利,而她隻學會了一句朝鮮話:“朝斯密達”

薑小魚甚是後悔地想:早知道不說自己是中國人了,她給國家丟臉了。

小哥哥隻有星期的時候才會出現,因為其他時間還要上學。

秋天的某一日,小哥哥告訴她,下個星期他要跟著阿媽泥去很遠的地方做客。他不想去的,可阿媽泥需要他幫忙拿大米和蔬菜。

薑小魚好奇地問,既然路途遠,為何還要帶大米和蔬菜?

小哥哥說,各家各戶的糧食都是分配固定好的,誰家都沒有多餘的糧食。因此要算好出門幾天,帶上固定的大米和蔬菜,要不到了親戚家就沒飯吃。

薑小魚聽得目瞪口呆,這就是所謂的親兄弟明算賬吧。公平又公正!

小哥哥臨離開時突然大聲說:“我叫金聖熙,你叫什麼名字?”

“薑小魚……”

小哥哥揚起比女孩子還要精致美麗的臉,笑容燦爛。

“薑小魚,我記住你了,以後我會去找你的……”

小哥哥這客氣話說的太過客氣些。薑小魚腹誹:這跟“等有機會了請你吃飯”有區彆麼?

從那次分彆後,薑小魚再也沒見過那個小哥哥,連他那個勤勞的如同小蜜蜂般的妹妹也沒出現。

薑小魚惆悵地想:也許他們一家都搬到彆的地方住了吧。不過,薑小魚沒惆悵多久,她這個年齡就是喜新不厭舊的。很快被另一件稀罕事兒給吸引住了。

這一日,聽說村長要去縣裡參加農業學大寨經驗交流會,回來的時候竟然帶來一家四口!而且還不是山東老鄉,是上海人!

男人是一個儒雅溫和非常老實正派的知識分子,“五七”路線,全家插隊就攤到老實人身上了。再加上老婆閨女長相打眼,造fan派的大人物沒惦記成,直接把穿著單薄衣服的他們推上大解放卡車,下放到天寒地凍的大東北。

這一家四口就像皮球般,不知道被多少生產隊嫌棄了,當終於輾轉到馬鹿溝公社。把公社書記快愁死了。

對於這種“臭老九”沒有哪個生產隊願意接收。肩不能提手不能挑,還帶著知識分子的小清高。更何況老婆閨女如花似玉。

公社領導還沒想好把這一家四口安置到哪裡時,家裡的母老虎聞風而動,集體出動,大罵男人沒安好心,把公社鬨的天翻地覆。

到最後,公社書記一眼看到南瓜屯的村長,就像看到救星般,許諾隻要能把這一家子在南瓜屯安置了,南瓜屯的社員,每天多給兩個工分!年底一家多給50斤糧票!

村長大腿一拍:成交!

回到南瓜屯後,把一家四口安置在臨時住房裡,暫時輪流著管飯。村長便領著屯裡人,緊鑼密鼓地蓋房子。十來天的功夫便起了四間土坯房。一間西屋。

那一家四口也許被pi鬥怕了,隻知道麻木地朝他們鞠躬,男人嘴唇蠕動半天,才說出:“謝謝”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