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官上任 美色壯人膽,說的就是這樣……(1 / 2)

繼尋訪五柳先生一事過後,祝英台便覺得馬文才的脾性穩定了不少。

從前那般陰晴不定的性子著實溫和了許多。她料想是自己的攻略方法起了作用,心中大定,而書院之中,除開朝廷派來學官監督書院這一事外的,倒也極為平靜閒適。

那學官,說來是起監督學院,評定人才的,但實際上,上頭的重視和指令,往往會成為這種學官橫行無忌的防護。

而被派來尼山書院的朝廷官員,便是在朝中大有遮天之勢的皇帝身邊的近臣,王卓然。

此人雖不是宦官出身,但尤好脂粉打扮,性格陰柔,陰晴不定,素愛媚上欺下,獻媚討好。

對於書院上下而言,王卓然權勢極大,又手握聖令,自然是不敢忤逆違背,更有甚者與他巴結奉承。

學堂之中,陳俊生夾著書卷走進來,廣袖高髻,一派肅然。然當身後那麵色寡白,脂粉塗臉,身著豔色官服的男子走進來時,卻又立刻換上一副笑臉。

“王大人,這些大多數都是士族出身的子弟。”

陳俊生引著王卓然坐下。

那王卓然體型略顯的臃腫,朱紅小唇微動,讓人覺得尖細的聲音便傳了出來:“我就是朝廷派下來的學官,在接下來一個多月內,將在尼山書院協助監管學院,選拔優秀學子,呈報朝廷,日後爾等步入仕途,可是一大助力。”

“所以這段時間,你們最好好好表現,我的評價不好,也意味著你失去入仕的機會。”

眾人鴉雀無聲,不敢多言語。

祝英台皺起眉頭,微不可察地歎出一口氣來。像這樣級彆的評選,自然尤其要以士族子弟為先,像那些寒門子弟,自然更是難以出頭。

她這樣想著,越過馬文才,看向坐於一行的梁山伯。

然,對方眉宇清正,不僅沒有一絲憂色,反而是神色平靜,目光湛湛的模樣。

有時候,她也不明白梁山伯究竟有沒有看清這個時代,有沒有看清士庶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

梁山伯敦厚樂觀,良善純粹,又是沉穩內斂之人,不知也是否感覺到失望。

祝英台目光越深,正是沉思著,就忽然察覺到落在麵上的目光。

她側頭仰望,隻遲見到了馬文才的側臉。對方冷冽的神情如冰雕玉砌一般,祝英台眨了眨眼,目光緩緩移動到他微抿的唇上,出賣了主人掩飾的不悅。

若是可以,她倒也想向馬文才道明自己女兒身的真相,然後名正言順地表明戀慕之意。畢竟二人之間的情感雖晦澀卻不難感受到,隻是都未曾有什麼表示,無人先踏出那一步。

而且,祝英台有時候會想,馬文才究竟是懷著怎麼樣的心態看待她女扮男裝的行為。

從那日的話來分析,馬文才十之八九是猜到她可能是女兒身,並且隱約探知了梁祝化蝶的結局。

祝英台對此並無懷疑,因為這種情況與她穿越過來的情況的玄乎程度並無二致。

但馬文才對此什麼也沒有表露,隻是對梁山伯懷有著沒由來的敵意。

祝英台心裡清楚這“沒由來”的敵意究竟是為什麼。但她什麼也沒說,總之現在還未到時機罷了。

待到下課,祝英台方想撩撥撩撥馬文才,就見王卓然走到書案前,自然不是奔著她來的,想來就是為了馬文才了。

她料想得的確不錯,王卓然與馬太守交好,馬文才算作他子侄一輩,自然要關照一些。

祝英台眼看著馬文才不卑不亢地站了起來,跟在王卓然身後,就這樣眾目睽睽之下出了堂。

眾人見如此境況,不免有人感歎:“這馬家真是權大勢廣,就連王卓然都能交好。”

“是啊是啊,我看這舉薦之名,是要落在馬文才身上了。”

另一人道:“不錯,攀上如此一棵青雲之樹,何愁將來的富貴權利,果真是馬家的遠見。”

祝英台起先並沒有聽到,與梁山伯又話了好些嘮叨,回到座位時看見馬文才案幾上多了一個藏色的香囊,倒是清雅精致,也符合馬文才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