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錯啊,以後咱們都去文科班,不就全成了同班同學了!”鄭科聽了後有點興奮。
“我說你有點兒主見好不好,你自己該去哪兒都沒個準譜兒,非得彆人去哪兒你去哪兒?”陳騏揶揄鄭科。
“隨大流不也是一種主見嗎?”鄭科理直氣壯地說。
“你有沒有搞錯,一個班裡報文科的頂多三四個人,全年級能湊出一個文科班就不錯了,選理科才是隨大流。”陳旗反駁道。
“跟朋友混就等於隨大流,現在咱們都不一個班,隻能叫同年,等一個班了才叫同窗,能在一個班當同窗多好啊!”鄭科從剛才的理直氣壯,又變成了振振有詞。
陳騏點著頭說:“行,說不過你,不怕整天背曆史寫議論文,那就過來跟我們當同窗吧。”
“我還真不怕,不知道你到時候怕不怕。”鄭科見招拆招。
“唉,”陳旗歎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背背背總比整天做數學題強,讓我再做兩年題真得瘋了。”
“哈哈,大多數人跟你正好相反,他們寧可做題,也受不了整天背東西。”鄭科笑道。
這時,已快到晚自習時間,兩人迎著初夏的霞光,一起回了教學樓。
期末考試之後,各班上報了文理科選擇意願。沒有什麼懸念,陳騏、丁海升、李小玲、穆芳都選擇去文科班。鄭科這小子竟然真的報了文科班,讓認識他的同學都感到十分意外。
這鄭科怎麼看怎麼是個理科男,沒想到腦子抽筋跑到文班去了。隻有陳騏和丁海升知道,他是衝著他的夢中女神穆芳才去的。
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時空推演果然應驗。
對於鄭科而言,到文班還是留在理班,在學業上來說沒什麼區彆。反正從小到大老師講的課本內容他從來不聽,想學哪門功課隻要看看書自學一下就行了。但對於他的女神來說,隻有去了文班才能拉近距離天天看到。至於表白不表白,他則完全沒有把控成績和年級名次的那種自信了。
穆芳這一年,因為孔令翀去了市一中,從此沒了聯係,有點兒情緒低落。學習方麵也不如以前那麼順當,畢竟縣一中大部分是各校拔尖的學生,她在成績上沒有多大優勢。不得不說這兩方麵都對她形成了一定影響,她的理科漸漸落後於文科,在經過高一兩個學期考試的失利後,她決定還是去學習文科。
當然,穆芳所謂的考試失利,也就是上下浮動在班級排名十五到二十名之間。如果把這個名次換給陳騏,陳騏還得高興得蹦起來,對他來說那簡直是大大的滿意。
不過這次期末考試,陳騏還是小小的實現了一次脫離倒數十名的願望——這回是倒數第十二名。
學習上,陳騏也就這點兒出息了。他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經付出十二分努力了,其結果最好也隻能如此,再往上可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夠得著的。
陳騏對此有點兒迷惘,於是向他哥尋求指引。他問成年陳騏以後自己會做什麼職業,成年陳騏還是秉承未來無需細知的原則,告訴他:自己先好好想想,思考結果和行動方向自然就是你的未來。
於是高一暑假期裡,陳騏真的對自己的高中規劃展開了鄭重的思考,既然手握長項,為什麼還非要拿短板去拚呢?
由此,他對重回美術特長生路線產生了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