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蛇 “把他放在身邊。”(2 / 2)

過關山 米湯十三 5388 字 11個月前

一馬不備雙鞍,忠臣不事二主,趙抑要的是忠心,也在暗示沈家儘早做決定。

明白其中含義後,沈憑輕笑兩聲,想到父親為自己向趙抑求情,心裡不由感歎這馭人的手段,被趙抑用到幾乎恰到好處。

沈懷建看著他冷靜深思,打消來時對沈憑心性不定的顧慮。

他歎了口氣,在沈憑的掌心輕拍了兩下。

思索間,沈憑被這個動作打斷,他感受到沈懷建溫熱掌心觸碰著自己,抬頭朝對方看去,隻見沈懷建眼中帶著愧色和無奈。

沈懷建道:“若你被冤枉,爹一定想儘辦法把你救出來。”

沈憑怔愣了下,心中忽地一暖,恍然間把方才所想都拋擲腦後。

這是他在現代的父母離異後,第一次聽見有人擔心自己。

沈懷建見他呆若木雞盯著自己,不由笑道:“爹聽說你在陛下麵前得了誇讚,這麼多年過去了,能盼到你有點出息不易,雖然如今性情大變,但看起來也算是因禍得福。”

聞言,沈憑在他感歎的話中皺了下眉,狐疑掰過他的手,寫道:孩兒並未得到陛下的誇讚。

沈懷建默讀完一愣,隨後壓低聲說:“可是,你提出絲綢之路一事,如今在世家中被傳得沸沸揚揚。”

聞言,沈憑幡然醒悟,他垂下手握著衣擺,漸漸將衣袍握緊後又鬆開,腦海裡瞬間將事情捋清楚。

他清了清嗓子,用平常的語氣朝沈懷建說:“那不過是孩兒拙見,其實根本沒有入陛下眼中,陛下當日不過是點名璟王和燕王回答罷了。”

沈懷建眼神帶著不解,餘光有意無意掃過牢房外巡邏的獄吏。

等他看回沈憑時,對方已經快速在他手心裡寫下:委屈父親保持現狀,切莫自亂陣腳,事情很快便能水落石出。

現在沈憑隻相信自己,他先要從趙或手中活著出去。

兩人各自收回了手,沈憑站起身朝沈懷建行禮,目送對方離開。

紅牆金瓦,崇閣巍峨,恢宏殿群,熠熠生輝。

青磚宮道之上,一抹高挑的身影行走在其中,從後宮朝著禦書房而去,不過在拐角的宮門處時,一眼掃見貼著宮牆站著之人。

那人快步上前,朝來人稟報道:“殿下,沈大人去了牢房。”

趙或往禦書房的腳步放慢,等著李冠將事情說清。

李冠把獄吏傳出的話一一告知,趙或的腳步頓住,側身轉頭朝他看去。

趙或帶著狐疑問:“沈憑沒讓他爹去找皇兄求助?”

李冠說:“沈大人找過了。”

趙或問:“皇兄沒見沈懷建?”

李冠點頭道:“且大公子知璟王不願出手後,再沒提起此事,隻說了幾句國子監中的事情。”

兩人沉默半晌,忽然相覷對方,恍然明白沈憑此舉。

沈憑眼下雖陷入困境,卻並未急於投靠清流派相助,反而知曉大理寺有各派之人藏匿其中,會把他的言行舉止傳出,而李冠便是其中之一。

趙或咬了咬牙,不爽這種被人拿捏的感覺,他看了眼無人的四周,朝李冠說道:“母後今日讓我放了沈憑。”

李冠錯愕道:“可娘娘對沈家的立場很不滿。”

“沒錯。”趙或沉思,“這一次卻破例談起救沈憑之事,若照你這麼說,父皇那日前去國子監,策論恐怕傳遍朝堂,母後願意出手,代表沈憑當時做的事情對世家有益。”

李冠頓時恍然大悟,抬首朝他看去問:“殿下,屬下立刻派人去查國子監。”

趙或點了點頭,又道:“這件事情不可打草驚蛇,另外,大理寺另外那群人......”

李冠意會道:“傳話之人,一個不留。”

趙或頷首後,朝著相反的方向離開。

禦書房。

曹晉為趙或推開厚重的殿門時,一陣龍涎熏香的氣味撲麵而來,待他來到趙淵民的麵前,欲作勢行禮時卻被攔住。

“免禮了。”趙淵民仍舊垂頭批改著麵前的奏折,“把你查到秦至的事情說說。”

趙或有條不紊道來,但避開方才李冠帶進宮的消息,等他說完之後,隻見趙淵民把手中的奏折合上,放置一旁,隨後擱下朱砂筆,抬眼看向前方站著的趙或。

身著龍袍的皇帝挪動了下身子,緩緩朝後靠在龍椅上,雙手交疊在腹前平靜問道:“既然你說了死無對證,也查無可查,那大理寺打算給秦郭毅什麼交代?”

趙或道:“凶手要的是沈憑的命,那兒臣偏不讓他輕易死去,即便是死,也該是死得其所。”

趙淵民抬眉,道:“你想如何利用他引蛇出洞?”

趙或目光一凜,“把他放在身邊。”

龍椅上坐著的皇帝抿唇不語,隻用一雙沉靜的眼睛看著他,片刻後才說:“準了。”

趙或作揖謝恩後,準備抬腳離開禦書房,但聽見趙淵民喚了他一聲,“驚臨。”

聖前站著的人收回離開的腳步,正色看去道:“父皇有何吩咐?”

趙淵民靜靜看著這個血氣方剛的兒子,須臾,他輕輕一笑道:“去吧,萬事切記莫要感情用事。”

趙或頷首應了下來,再一次行禮,隨後大步流星離開了。

前腳見他離開,後腳見曹晉拿著拂塵,彎腰疾步走進禦書房,他垂下的眼神中,瞥見明黃的身影再次執起朱砂筆。

趙淵民問道:“何事?”

曹晉彎下腰說:“回稟陛下,秦郭毅秦大人為其子之事進宮拜見,此刻正在殿外候著。”

趙淵民道:“打發掉。”

曹晉略顯為難說:“陛下,但是秦大人他......聯名其餘大臣寫了彈劾書。”

趙淵民批奏折的手頓了下,抬了下眼看他,“可是彈劾沈懷建?”

“是。”曹晉回道。

趙淵民輕笑了聲說:“沈家祖輩兩朝太師,到了沈憑這一代出個逆子正常不過。秦子從前和沈子稱兄道弟誰人不知,比起沈家不過半斤八兩,到底是為了科舉而來,還是為了處置而來,他心底最清楚不過。”

曹晉聽懂後立刻說:“奴才這就將秦大人請回。”

“去吧。”趙淵民劃掉麵前的奏折,突然補一句,“想要沈憑的命,讓他去找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