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說,可以考慮簽約,但是要在給出明確的發展規劃以後。”
兩個人的氣質如出一轍,於銘哲忽而生成了一個頗具戲劇化的解釋:賀潯是薑嶽用心培養出來的人偶,賀潯給他的那種僵木疏冷的感覺,正是源於薑嶽的操縱,看上去關係融洽的兩人,實則已經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畸形關係。
這樣一來,薑嶽甘願出讓自己機會的神秘原因也能終於得以揭示——
如果賀潯的成功完全在薑嶽的掌控之內,便就與薑嶽自己的成功毫無差彆。
於銘哲越想越覺得後背發涼,國外歌壇不乏有這樣的例證,看起來無數人迷戀追逐的巨星,背後卻是一舉一動都受人操控的金絲雀,被關押在不被粉絲所見的牢籠中。
他過去覺得這種故事多少帶有一點都市獵奇的成分,不乏雜有傳播者的添油加醋,可是如今見到了這樣一對人物,看似以伯樂和知音的關係為底色,在他的猜想中,卻有諸多無法解釋的僵硬扭曲……
到眼下為止,於銘哲暫且還是相信,這些內容都是想象力過剩的產物,暫緩這種猜疑的一點關鍵還在於,當他提出要跟賀潯單獨談談的時候,薑嶽並沒有施以任何阻攔。
可即便如此,賀潯與他談話時的表現,總也時不時透露出令他感到後背發涼的僵木。
他能理解一般人在麵臨突如其來的正式場合時的緊張,但他也能充分確信,賀潯的表現並不能夠算在這樣的範疇之內。
因為緊張的表現往往是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所致,賀潯並不臉紅,也並不語無倫次,對於可能到來的成名機會,他也無法從賀潯眼中看出鮮明的期待。
他嘗試學著老板的口吻,把公司的前景說得光明堂皇、不可估量,賀潯的反應仍然維持著疏冷,即使發出詢問,在他聽來都是事先準備的套話,機械而刻板,仿佛設定好的程序,每一個環節都按照輸入者指令嚴格執行。
他想象不到,這樣的人有一天成了歌手,會怎樣帶動聽眾的情緒,怎樣同自己的粉絲互動。
他承認他討厭那些精擅經營人設的藝人,可再怎麼說,熟擅的迎合總要勝過一眼就能辨明的敷衍。
“你也再好好想想,我這邊也還要重新跟公司溝通。”
留下這樣一句意味曖昧的話,於銘哲匆匆下了樓。
他幾乎是用跑的,從高樓上看,像是一隻背朝龐然大物落荒而逃的螞蟻,離開一個圈圍,又擠入新湧現的一圈密集人潮,轉眼杳無蹤跡。
·
時間過得很快,才送走一群人的畢業季,賀潯自己的也接臨而至。
薑嶽考上了D市的大學,選了熱門且實際的計算機專業。從初中就已經嘗試使用編曲軟件的薑嶽,雖然很久之前一直將目標鎖定在設置流行音樂作曲專業的音樂院校,調整成計算機方向以後,也很快適應了密實緊縮的學習節奏。
儘管壓力很大,薑嶽也仍舊維持與賀潯視頻通話的頻率,微信消息也能得到最及時的回複,隻要賀潯有任何疑難,不論是在音樂上還是在學習上,薑嶽都能提供幾無遲滯的答疑解惑。
這一年間,隨著樂隊演出曝光機會的增多,有五家經紀公司先後找來,有一家甚至先得到了賀潯媽媽的聯係方式,越過賀潯進行溝通。
看起來相當誘人的承諾數次擺在眼前,賀潯依舊無動於衷,仍未作出簽約的決定。
這些陸續找上來的公司一一由薑嶽把關,主要業務都集於偶像經營板塊,他跟薑嶽都很清楚,雖然是市場需求,但以自己當前仍然生硬的社交表現,即使成功出道,也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調適形象。
如果不是薑嶽的執著,賀潯根本不想應付當中的任何一家。
他並不想當歌手或是藝人,他連最尋常的交流都感到壓力重重,遑論被千萬人注目。
他迄今為止的努力,溯及根源的動力隻有一個,就是薑嶽對他的期望。
薑嶽認為他的表演完美無瑕,對他露出讚許的笑容,他就覺得每天如一日的前往同一個地點相當值得。
他希望薑嶽能對他抱有越來越多的期待,不論是考取什麼樣的大學,學習什麼樣的專業,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身份。
隻要薑嶽有設想,他就願意拿出自己能夠拿出的一切,做到像薑嶽設想的那樣,將自己不斷投入打磨,去填塞薑嶽構擬出來的模板,重新塑造成形——
哪怕擺脫不了似如傀儡一般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