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之前》讀後感 小說讀後感……(2 / 2)

雜集 老老鼠 2376 字 10個月前

我國實行安樂死是不合法的。中國實行安樂死的定義較為明晰。中國的安樂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哪怕通過了法律的考量,經受住了倫理的審視,安樂死在實際操作中仍需慎之又慎。安樂死可以是自殺的他殺,卻也可以因為財產的爭奪是他殺的謀殺。安樂死“他殺”的非正常死亡性質使其顯得不同尋常。在為不法分子提供操作空間的同時,又暗示了自殺存在的合理性。倫理,法律與人性各自參雜其中,故爭論紛然。這其實是人類生死觀逐漸發展必將麵臨的抉擇。無論是貪生怕死,還是視死如生,順其自然,優逝善終,都是人類對待生命最樸實最本真的選擇。

人有選擇自己為何而活的自由,理所應當的也有選擇生存方式的自由。無論我們在其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尊重理解會是最好的體諒。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及自主性。在扮演醫生的角色的過程中,我們始終要秉持著公平合理的處世態度來對待患者及有關的第三者,不傷害患者及第三者,儘可能設身處地為患者考慮,在為患者提供建議時要耐心,言明利弊,不要對患者強加個人意願,儘可能的保持客觀與公正,避免有傾向性與主觀色彩的語言描述,注重醫療行業的公益性,以求仁心仁術仁德並具。在醫療過程中,cure,relieve,and comfort時常所需。安樂死是優死,臨終關懷是優生。在安樂死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今天,儘可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會是我們作為醫生的最佳選擇。醫療過程中的人文關懷不可或缺,患者的身心健康皆需我們考量。

死亡不是終點,安樂死也不是終點。就如同《遇見你之前》後麵還有的《你轉身之後》,當故事走向終點,文字的句點並不意味著他們人生迎來了最終的結局。患者在回歸正常生活後還會有更長的人生。

文字會戛然而止,以求意味深長,雋永流芳。但文字平鋪直敘的背後往往汪洋肆意。生命的海岸線在無限延伸,每一次與浪花的相撞都是生命的禮遇。沿途駁岸或許有時會崩塌,斷壁殘垣或是不甘的掙紮,抑或是鬥爭的勳章。這些都是時間開出來的化驗單,上麵都有證明蓋的章。

生命芳菲肆意,病痛或許不是終點,醫院也可能隻是人生中的某一旅棧,我們迎來送往,隻為病人安康。

還謂:人間四月芳菲儘,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