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ch的“禮貌原則”包括六條次則:策略、慷慨、讚揚、謙虛、讚同、同情。這些原則旨在指導人們在交流中遵循適當的禮貌和行為準則。
它製約著人們的言行,禮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無論在哪一個語言集團中都是存在的,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調節著人們的交際活動。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禮貌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利奇(Geoffrey. N.Leech )在“語用學原則”一書中提出了與格賴斯(H.P.Grice)的合作原則相補益的禮貌原則。利奇的禮貌原則共有六條準則,每條準則下麵又各有兩條次準則:
1. 得體準則:減少表達有損於他人的觀點。
a) 儘量少讓彆人吃虧;
b) 儘量多使彆人得益。
2. 慷慨準則:儘量表達利於他人的觀點。
a) 儘量少使自己得益;
b) 儘量多讓自己吃虧。
3.讚譽準則:減少貶損他人。
a)儘量少貶低彆人;
b)儘量多貶低自己。
4.謙遜準則:減少對自己的表揚。
a)儘量少讚譽自己;
b)儘量多貶低自己。
5.一致準則:減少自己與彆人在觀點上的不一致。
a)儘量減少雙方的分歧;
b)儘量增加雙方一致。
6.同情準則:減少自己與彆人在情感上的對立。
a)儘量減少雙方的反感;
b)儘量增加雙方的同情。
二、委婉語
英文euphemism(委婉語)一詞源自希臘語。詞頭“eu”的意思是“good”(好),詞乾”phemism”的意思是“言語”,整個字麵意義是 “吉言”或“好的說法”。委婉語是“用一種不明說的、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說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悅或不夠尊敬意味的表達方式”。(《語言與語言學典》)。一般認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動聽的言詞均在委婉語之列,它不僅涉及到神鬼、裸體、排泄、生育、疾病和死亡等傳統禁區,而且還涉及到職稱、金錢、政治和戰爭等當代生活中的敏感領域。
在交際中采用委婉表達法的主要目的是,避俗求雅,顧及聽者或第三者的利益,給予對方應有的尊重。因此,在交際中運用委婉表達法,必然涉及禮貌原則。
(二)禮貌原則在委婉語中的體現
1.得體準則
委婉語根據所表達事物禁忌與否,一般可分成兩大類:傳統委婉語和文體委婉語。傳統委婉語是指用委婉語來表達禁忌事物,給人的印象是有禮,典雅,含蓄,中聽。文體委婉語是一種“語義上的揚升”。實際上是恭維話、溢美之詞。為了表示禮貌美化一些令人不悅或有損尊嚴的事物。遵守了禮貌原則中的得體準則。例如:通過使用委婉語以提高某些職業的社會地位:稱“垃圾清運工”為“公共衛生工程師”或“垃圾學專家”,稱“殉葬工”為“殯儀師”、“喪葬指導”或“悲痛治療專家”,稱“擦皮鞋的人”為“鞋靴保養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