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崇政殿對答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2 / 2)

江山多錦繡 貓圖案 4773 字 8個月前

楊衡連忙整了整衣服,拾階而上,入得殿去,再拜叩首:“草民楊衡,拜見陛下。”行禮完畢,方敢抬起頭來,卻見大殿正前方,一個穿著淡黃衫袍的年輕人坐在龍椅上,微笑著對他說:“楊卿免禮平身。”

楊衡心中一陣激動,龍椅上那人,不是當年的信國公又是誰?

謝過承啟,楊衡又小心的偷眼打量著年輕的皇帝,卻見二十多歲的皇帝膚色白淨,兩頰凹陷,遠不似兩年前的豐潤,整個人略顯清瘦,隻是精神看起來還不錯,較之前更顯得精明銳利了。

他再不敢仔細打量,隻謙恭的低著頭垂著手,等待著承啟的示下。

承啟微微一笑,不知是不是因最近春風得意,楊衡較兩年前的落魄、孤高已是大不同,他初進殿時腳步急切卻又故意做出鎮定的模樣,顯是在按捺心中的激動,那種功利的眼神他早見得多了,當下便笑道:“楊卿《大律》、《十策》二書一出,士林轟動,天下皆驚,如此才學何以仍是白身?”

他提起《大律》,楊衡心中不由一陣得意,心中也記起與信國公兩年前的約定,當年說的是科舉之試取進士及第第一名,麵聖後授翰林院修撰,如今自己憑借真才實學令皇帝提前詔見,這又如何不是自己的本事?

隻是如今皇帝在朝堂上問起,話裡隱隱有著對自己的責問,楊衡心中迅速尋找著措辭,臉上卻更加謙恭了。

“在下山野之人,本無意於朝廷,是以仍是白身。”

這就是場麵話了,承啟也不去點破他,示意身旁的黃門官遞上《十策》,隨手翻閱,笑道:“《大律》、《十策》二書,胸懷天下,句句皆為治國安邦之策,朕觀楊卿之才非池中之物,不知楊卿今日前來,可有教朕?承啟的眼光似有幾分熱切,也有幾分戲謔。

“不敢,隻恐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讓陛下失望。”

“臣何人,豈敢為帝師?臣聞賢主求治,必委之士大夫,陛下欲為明主,勵精圖治,親賢人,遠小人,臣以為陛下當以此為第一急務。”

承啟笑著點點頭:“此言甚善。”一麵說,一麵不由瞟了王淳一眼,卻見王淳亦皺著眉望著他,那眼神似有困惑,似有不解,令承啟的心情一下子飛揚起來。

承啟心情大好,也不去管王淳的困惑,對楊衡隻撿些最平常不過的問題去問,楊衡雖是對答如流,卻也隻是撿些場麵上的言辭說些泛泛的言論。先不說這一番對答中對治國安邦真正有用的建議能有多少,起碼從場麵上看,君臣之間卻是和樂融融的。

呂宗賢在一旁已是沉默良久了。

他雖看不出皇帝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卻從這場麵上看出承啟是拿定了主意要用楊衡。想及此,呂宗賢不由抬起頭,仔細打量著眼前這個最近幾個月內名噪京師的年輕人——時下最流行的湖絲袍子,簡簡單單的發髻上插了根同樣簡單的簪子,清瘦的臉,眼中閃耀著不安分的光芒。呂宗賢在心中不由皺了眉,他不喜歡楊衡這樣的年輕人,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本分,一個連功名都沒有的士子,憑什麼做出這麼一副狷傲的姿態?不過一狂生耳!呂宗賢心中為楊衡暗暗下了這麼個定論。

但這個想法卻是不能說的,皇帝目前對這個年輕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便是傻子也能看出來,這個站在崇政殿內當著一群侍讀侍講侃侃而談的讀書人是要得寵了……呂宗賢正自出神,忽然聽到承啟笑問道:“朕以為布衣楊衡才學見識,皆非凡品,擬賜楊衡同進士及第,翰林侍讀學士,特賜出入禁中侍讀,賜銀魚袋,呂卿以為如何?”承啟隨口便說出一堆官職,雖然翰林侍讀學士隻是正七品,但是賜同進士及第和銀魚袋就是皇帝少有的恩寵了。

呂宗賢微一思忖,皇帝的態度太明顯了,這是找著理由要重用這個年輕人。他不想在這個場合上和皇帝唱反調,隻得答道:“臣以為出入禁中侍讀不宜為官職,隻當作恩寵便是。”

楊衡聽得如此,連忙跪下叩首謝恩,心中萬分激動。他心知這翰林侍讀學士官職品秩雖低,但好處是可以常常看到皇帝,很多五品官員在京師混了一輩子,與皇帝說話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見皇帝的次數多了,恩寵還能少嗎?更何況承啟還賜了他銀魚袋,這是隻有勳貴子弟才能佩帶的物事,便是大內也找不出十幾個來,以他這新貴身份,佩帶銀魚袋出去,二府三司誰敢不給他麵子?便是那些大郡的太守也是不敢輕易怠慢的,可見皇帝此次對於自己的恩寵實在是很過分了。

一想到日後自己很快就要進入這座龐大帝國的決策中心,楊衡感激的抬起頭,望了承啟一眼,卻見承啟也在望著他,那眼神似有鼓勵,亦似有期待。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出得崇政殿,帶著“同進士及第,翰林侍讀學士,特賜出入禁中侍讀,賜銀魚袋”這一堆官職回到相國寺的楊衡心情極度歡暢,皇帝果然是英主,是明君。楊衡似乎可以看到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負隨著承啟的恩寵,一同踏上了一條金光閃閃的大路。